金融界3月26日消息春节之后的爆火的A股陷入低迷状态,26日A股成交额创下农历蛇年开年以来新低,信心爆棚的市场资金交易热情渐渐消退、甚至开始观望。
A股三大股指全天窄幅震荡,截至收盘,沪指跌0.04%,报3368.7点,深成指跌0.05%,报10643.82点,创业板指跌0.26%,报2139.9点,科创50指数跌0.26%,报1029.05点。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资金交易的热情开始消退,26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1543.0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40亿。11543.05亿元的交易额也创下了农历蛇年开年以来新低,上一次A股成交额回落至1.2万亿大关之下,还是除夕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月27日,当日A股成交额为11185亿元。
A股成交额创农历蛇年以来新低
11543.05亿元的交易额“水位”已经是“924”行情以来的低点,自去年“924”行情爆发以来,只有年“924”当天和1月13日成交额没有超过1万亿大关,其中1月13日成交额为9670亿元,9月24日成交额为9716亿元,今日11185亿元成交额排在“924”行情以来成交额第十低。
此外,A股成交量也急剧萎缩。今日A股沪深两市成交额991亿股,跌破1000亿股大关,为农历蛇年开年以来第二低,仅仅高于2月5日989.74亿股,若拉长时间看,991亿股的水位也排在“924”行情以来第九低。在市场资金开始变得犹豫不决之后,A股今日市场热点开始变的杂乱,化工、养鸡等周期股集体走强,油气、银行、煤炭、电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题材股青黄不接
在A股成交额和成交量跌落至低估的背后,A股、港股科技股引领的“东升西落”的叙事基本告一段落,A股题材股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上周五,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其中沪指跌超1%失守3400点、创业板指跌超2%,北证50指数跌超4%,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机器人、华为手机、AI眼镜、半导体等板块纷纷大跌,机器人概念股中的妖股襄阳轴承等多股跌停,算力概念股新晋龙头福鞍股份也跌停。只有中药等少数板块上涨。
而没事可做的短线资金无厘头选择爆炒“马字辈”,21日,午后“马字辈”股票异动拉升,福龙马涨停,万里马大涨9%,天亿马上涨5.4%,马应龙、云中马均有不同程度拉升。遭到资金疯炒“马字辈”成为今日A股弱势震荡下为数不多的亮点。
最终在找不到题材股的情况下,“马字辈”个股成了无处安放的短线资金宣泄的出口。
或与两大A股关键时点有关
至于为何资金开始变得犹豫,迟迟不进场扫货,或与两大A股关键时点有关。
第一个关键时点是4月2日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特朗普在就职后签署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指示联邦机构对贸易政策展开深入研究,并全面评估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相关结论将在4月1日发布。二是特朗普在3月4日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重申对等关税预计在2025年4月2日正式落地,且将首先研究“贸易顺差最大、关税率最高的国家”。
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的加征方式和范围明朗之前,科技因弱宏观、强预期特性,在面临宏观环境的边际恶化时,容易出现提前调整,但最终受真实经济下修的影响反而最低。考虑到后续产业趋势确定性很高,科技板块依然是4月风险落地后,弱宏观和强产业逻辑下最适合的交易机会。
第二个关键时点是年中
中信证券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会催生2013年以来中国出现的第四轮总量经济刺激,美国也会推动减税以及降息;在此之后,预计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将迎来2021年后的首次同步共振上行,这有利于打开内需叙事的向上空间,解除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压制,并且随着更多传统核心资产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迎来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此外,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1月以来科技股引领的“东升西落”的叙事告一段落,而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内部都已经开始体现出对经济运行状况的更多关注。民生证券提到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从行业表现上看都是和经济更相关的板块表现更好,这可能意味着的是未来A股和美股负相关性均值回归的力量可能来自于:科技股行情不再“独立”,但与经济更强相关板块出现“共振”。这奠定了市场的核心议题的转换:从科技叙事走向经济。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