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6%2024年重庆人均GDP突破10万元

上游新闻 2025-03-26 21:17:33

3月26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重庆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889元,比上年增长6.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135.8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0.6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8366.65亿元,增长6.8%。民营经济增加值19822.61亿元,增长6.2%,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1.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9%。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3.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7.7%。

国家重大战略有力推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迭代升级“十项行动”,滚动实施“四张清单”,成渝地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路径入编第六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全年川渝两省市地区生产总值9.69万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西部陆海新通道功能不断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完善,成功开行“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年运输箱量增长41%。

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长江经济带比重达5.1%,增速高于长江经济带0.3个百分点。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6.2%、5.9%、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4.6%和18.3%。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24.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5%。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9%。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1.4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375.49万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研究制定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举措,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增强重庆都市区极核引领功能,启动城市副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体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全年主城都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68.51亿元,比上年增长5.7%;渝东北三峡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3.47亿元,增长5.8%;渝东南武陵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1.15亿元,增长5.4%。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

全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29天。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7.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21.1%。

粮食总产量超1100万吨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9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47.87万亩,比上年增长0.3%。粮食综合单产361.1公斤/亩,增长0.1%。全年粮食总产量1100.73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125.18万吨,增长1.0%;秋粮产量975.55万吨,增长0.4%。全年谷物产量768.15万吨,增长0.3%。其中,稻谷产量492.07万吨,与上年持平;玉米产量261.00万吨,增长0.9%;小麦产量6.12万吨,下降2.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04.10万吨,下降3.8%。年末生猪存栏1030.34万头,下降12.2%;生猪出栏1821.96万头,下降7.7%。全年水产品产量61.16万吨,增长3.8%。

实现工业增加值8912.03亿元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9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9.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8%,制造业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摩托车产业增长9.1%,电子产业增长2.9%,装备产业下降1.8%,医药产业下降6.1%,材料产业增长3.7%,消费品产业增长3.4%,能源工业增长5.7%。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6%,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5.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29.1%,股份制企业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4.9%,私营企业增长20.4%。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3.4%,制造业增长1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04.44亿元,比上年增长0.3%。

服务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79.59亿元,增长4.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94.65亿元,增长7.3%;金融业增加值2238.02亿元,增长4.8%;房地产业增加值1643.25亿元,下降3.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568.09亿元,增长8.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793.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3.69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76.66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2980.36万吨,增长2.9%。空港货物吞吐量47.03万吨,增长20.9%。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96.86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63.39万标准箱,增长13.0%。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3.39亿人,比上年增长8.5%。旅客运输周转量1042.02亿人公里,增长17.7%。空港旅客吞吐量4991.86万人,增长8.8%。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23.62亿件,比上年增长27.0%。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631.55万件,包裹业务80.47万件,快递业务20.55亿件。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6190亿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2.7%,餐饮收入增长9.1%。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4%,饮料类增长7.8%,烟酒类增长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0%,化妆品类增长9.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8%,中西药品类增长10.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2%,家具类增长2.4%,通讯器材类增长15.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汽车类下降2.5%。按零售业态分,无人售货设备零售额增长15.7%,便利店增长11.8%,品牌专卖店增长5.2%,专业店增长4.7%。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286公里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0.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3%,工业投资增长11.2%,社会领域投资增长0.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3%。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286公里。公路路网密度22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88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494公里,日均客运量395.93万人次。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154.16亿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154.16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出口5073.62亿元,增长6.2%;进口2080.55亿元,下降11.5%。汽车(包括底盘)出口431.32亿元,增长30.0%;笔记本电脑出口1654.30亿元,增长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51.45亿元,增长7.8%。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74家,比上年下降3.4%。实际使用外资10.88亿美元,增长3.4%。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45亿美元,增长26.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0.70亿美元,增长88.2%。年末累计有3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6.31亿美元,其中,货币投资6.3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4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7亿美元,增长3.9%。

全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货物进出口总额45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际使用外资3.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0%;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8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466.25亿元。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86户,注册资本1.86亿美元。引进项目909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559.33亿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5.4亿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1521.3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21.3亿元,增长6.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327.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5740.15亿元,增长5.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0118.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9559.73亿元,增长6.5%。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3元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3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78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21元,增长6.7%。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9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5081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3930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451元,比上年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360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18元,增长5.3%。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0.8%,农村为33.1%。

专利授权5.48万件

年末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0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81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8837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16150项,成交金额974.24亿元。

全年专利授权5.4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7.32万件。

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89.54万件,比上年增长7.3%。驰名商标162件,地理标志313件。

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超1401亿元

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401.30亿元,较上年增长7.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314个,其中,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164个。

上游新闻记者郭发祥

0 阅读:171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