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小黑客”汪正扬,8岁为了QQ农场偷菜开始学习编程,12岁上中学,只因不想交作业,就直接黑掉学校的教育系统,13岁发现某购物平台有漏洞,能1块钱买2500元的商品,迅速反应给网站管理方…… 2014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一位13岁的少年走上演讲台,侃侃而谈着他发现网络漏洞的心路历程。台下坐满了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他们惊讶地看着这个稚气未脱的男孩,眼神中满是钦佩和惊叹。这个男孩就是汪正扬,也就是后来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小黑客"的天才少年。 那是在2009年。8岁的汪正扬像当时大多数孩子一样,迷上了网络游戏"QQ农场"(也称"开心农场")。每天收菜、种菜、偷菜,一开始他乐此不疲。但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聪明的汪正扬很快就对这种重复单一的游戏模式失去了兴趣。 "这也太小儿科了吧!"小汪正扬嘟囔着。一次偶然的操作中,他按到了键盘上的"F12"键,屏幕上顿时出现了一串串代码。好奇心驱使他询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简单地告诉他,这是系统代码,更改代码就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这个简单的回答点燃了汪正扬对编程的强烈兴趣。"如果我会编程,是不是就能修改游戏规则,甚至自己做游戏?"怀着这样的想法,汪正扬开始了自学编程的旅程。 虽然父母都不是学计算机的,但他们非常支持孩子的兴趣,为他购买了各种编程入门书籍。面对满眼的英文代码,年幼的汪正扬并没有退缩,而是抱着英语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硬是啃下了这门看似深奥的学问。短短几个月,他就掌握了基本的编程知识,并设计出了自己的小游戏,还邀请朋友来家里试玩。 汪正扬的编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9岁时,他曾尝试开发一个"课程提醒"小程序,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安排便利。他还在班上夸下海口,说周六一天就能完成。然而,程序写到一半就卡壳了。周一来到学校,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他红着脸发誓再也不碰电脑了。但一周后,求知欲还是战胜了挫折感,他重新检查代码,终于发现问题出在一个错误的字符上。 随着技术的提升,简单的小游戏已经不能满足汪正扬了。10岁那年,他攒了一年多的零花钱,花400元买了一个网站主机,将自己编写的程序放上去,成功搭建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在大多数同龄人还在玩具世界里时,汪正扬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的深层结构。 这一切经历,为他后来向360公司报告影响上百家教育网站的严重漏洞奠定了基础。2014年4月,当360公司"库带计划"的工程师接到这个漏洞报告时,得知报告人只是个13岁的孩子,整个团队都惊呆了。"我们从未见过年龄这么小的人,就能发现如此严重且影响面之广的网络漏洞。"一位工程师回忆道。 2014年底,一家知名电商平台的技术人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稚嫩的声音,告诉他们网站存在一个严重漏洞: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漏洞,以1元的价格买走价值2500元的商品。技术人员刚想追问对方身份,电话那头的少年便详细说明了漏洞的细节和修复建议。这位少年就是汪正扬,一位已经在网络安全圈小有名气的"白帽黑客"。 然而,汪正扬的"黑客"之路,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正义。在他眼中,黑客技术最初不过是一种解决个人烦恼的手段。2013年,在清华附中读初中的汪正扬面临着比小学更繁重的课业压力。作业量激增,几乎挤占了他钻研编程的所有时间,这让热爱编程的他感到烦躁不已。 "系统瘫痪了,不就没有作业了吗?还可以随便练练身手。"带着这样的想法,12岁的汪正扬决定对学校的教务系统下手。凭借自学的黑客技术,他成功入侵了学校网站,导致用来布置作业的答题系统陷入瘫痪。 第二天,学校发现网站故障后,负责运营的老师立即向校长报告。就在校方一筹莫展之际,"黑客"汪正扬主动站了出来,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我真的只是不想写网课作业,太无聊了。"面对校长和老师们,汪正扬坦然道出了自己的动机,同时还把发现的学校网站漏洞和修复方法都分享给了老师。 汪正扬挺直腰板,内心却忐忑不安。他以为自己会因此被开除或严厉处分,没想到校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的技术表示了欣赏。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黑客分两种,一种是维护网络安全的'白帽子',另一种是利用网站漏洞满足私欲或非法牟取利益的'黑帽子',你的技术这么好,希望你能够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白帽子。" 这番话让汪正扬备受触动。回到家后,他原以为父母会对他的行为大加责备,没想到他们也没有怒斥他,而是耐心开导:"人如果有能力,就应该用能力去造福社会,而不是用你的能力去危害社会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