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女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根据该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适龄人口性别比例已降至54:100,这意味着平均每100名女性仅对应54名男性。这种失衡现象在20-45岁群体中尤为突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寡妇村。
基辅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全球约38%的家庭由单身母亲支撑。哈尔科夫州的农庄里,妇女们凌晨四点就下地耕作,既要完成原本由男性承担的播种收割,还要照顾老幼。顿巴斯工业区里,女工们操作着笨重的机械零件,布满老茧的手掌在油污中穿梭。
特殊经济形态催生出代孕产业链,卫生部备案的代孕机构已达127家。虽然单次服务可获得约2.3万美元报酬,但医学统计显示,23%从业者出现严重产后并发症。第聂伯罗市妇幼医院报告称,今年接收的代孕产妇中,41%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损伤。
战争爆发前,约有6.8万乌克兰女性在华从事文教、模特行业。上海外事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持工作签证的乌克兰籍女性平均月收入约5800元人民币。如今这些岗位空缺率高达72%,基辅机场每天仍有300-500名女性出境求职。
这种人口流失正在改变社会结构。教育部门统计显示,全国中小学教师缺口达4.2万名,医学院校应届生出国比例从19%飙升至67%。留在国内的女性既要填补劳动力空缺,还要维系家庭运转,许多人不得不同时打三份零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