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昺南成利军)3月26日,济源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代市长秦保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4年发展成绩,擘画2025年发展蓝图。
2024年,济源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进出口总值456.7亿元,同比增长20.7%,均居全省第2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4%,居全省第2位;共同富裕水平居全省第2位,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居全省第1位。
2025年,济源将坚持高标一流、奋勇争先,聚焦全域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创一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持续保持经济良好态势。报告提出,突出抓好18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7亿元,推动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等101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紧盯设备更新、节能降碳、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领域,争取更多“两重”“两新”项目纳入国家“盘子”。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全年旅游人次突破1400万、收入突破90亿元。
持续加快产业链群发展。报告提出,围绕“链主做强做大”,支持链主企业上项目、强合作,推动豫光集团成为千亿级企业。推动有色产业向2000亿元规模迈进。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纳米材料产业规模,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建链成链。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质效。报告提出,深化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10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或瞪羚企业1家。
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报告提出,加快9个棚改项目建设,实施保障房项目5个,新改造老旧小区21个。开工建设焦洛平高铁济源段。推动沿太行西延等4条高速公路、2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
报告中的新提法
培育壮大纳米材料、超高纯金属制备等15个中试平台,打造全省独具特色的中试基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