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在此期间,荆州市各地以水利工程、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为依托,因地制宜举办形式多样的“水利工程开放日”活动,宣传水利改革发展新成效,普及水利法治知识,增强市民对水利工作的知晓度。
“荆江贯穿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之间,北岸有支流沮漳河汇入,南岸沿程有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分流入洞庭湖……”在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分局工作人员带领下,沙市区解放街道迎喜门社区居民来到宝塔湾水域,参观观音矶险段综合治理工程,了解河床堤坝演变等知识。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全长182.35公里的荆江大堤,是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荆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参加‘水利工程开放日’活动感到很荣幸,看到了母亲河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了堤防建设成果。作为生活在长江边的居民,我们要自觉维护长江堤防工程和母亲河的环境。”社区居民廖月听完介绍后,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荆州将荆江大堤防洪功能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开展河道清淤、岸线整治、生态修复等,如今,大堤沿线水清岸绿,“美在荆江”成为荆州的崭新名片。
在洪湖,“水利工程开放日”活动选择在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最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的套口进洪闸举行。套口进洪闸是东分块分洪时的主要行洪口通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闸”。目前,套口进洪闸已全部完工。活动现场,来自东分块内龙口镇的40多位居民先后参观了套口进洪闸外部设施,走进闸室,近距离参观进洪闸运行情况,了解设施设备的工作原理。
“套口进洪闸是洪湖分蓄滞洪区内东分块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东分块蓄滞洪区内的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套口进洪闸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员说,组织东分块内居民参观非常有必要,不仅让居民了解该闸的功能和建设的意义,还结合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进行宣传,增进公众对水利工程的了解,普及相关水利知识。
“中国水周”期间,荆州市水利部门还邀请荆州市大中专院校学生、社区居民参观了枣林岗水文化馆、北闸进洪闸、引江济汉取水口、盐卡闸等水利工程,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利工程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构建人水和谐城市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