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刚刚落幕的第40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七年级学子成功斩获奖牌,在这场全省瞩目的赛事中崭露头角。
据悉,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全省中、小学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堪称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盛会,此次参赛便是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有力见证。
长远布局,点亮科技梦想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始终将科技创新教育置于重要位置,精心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科技学习天地。近两年来,学校深挖现有科技教育资源潜力,同时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多个设施完备的科技训练基地拔地而起,VR、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STEAM教育等前沿设备一应俱全,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渴望。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搭建家校社协同教育平台,先后邀请中国深空探测专家于登云院士、安徽省科技馆资深科学老师朱纪玲等业内大咖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学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前往安徽省科技馆、合肥市科技馆、深空探测实验室等地参观学习。一流的硬件设施,加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梦想种子。
多彩课程,激发创新思维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校长陈炳炎表示:“无论学生在科技领域怀揣怎样的兴趣与梦想,学校都将全力支持、悉心引导。”
在落实“双减”政策、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背景下,学校匠心独运,构建了涵盖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社团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尤其在科技类社团建设方面,学校不遗余力,先后开设人工智能、信息学、无人机、机器人等社团,为那些对科技充满热情、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次参赛的时沐辰同学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两年前,她初次接触科技类社团与科创比赛,从此便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挑战的科技之旅。每周的科技社团课,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参赛设备让她爱不释手,老师们专业且耐心的指导,更是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她创新思维的大门。随着一项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她深深沉醉于科技带来的无限魅力之中。
深耕细作,师生载誉而归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以科技信息中心为核心,组建了人工智能、信息学、机器人、航模、无人机、科技创新等多支专业校队,每支队伍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凭借着对科技探索的满腔热忱与执着追求,师生们不断总结经验、突破自我,从经开区走向合肥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比赛舞台,一路载誉而归。
早在2023年度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该校学子就已荣获“创新之星”称号。仅在2023—2024学年,学校在各类科技赛事中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中,该校学子一举斩获五个一等奖(全员晋级国赛);在第四届安徽省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合肥市选拔赛中,荣获十六个一等奖、三十一个二等奖、十七个三等奖;在宋庆龄杯少年儿童发明奖省级赛事中,十余人荣获一等奖,二、三等奖获得者多达三十余人,四支精英队伍成功挺进国赛;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省级赛场上,十人荣获一等奖,国赛中两人荣获一等奖、六人荣获二等奖;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夺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并同时荣获市级、省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中,更是勇夺一金三银的优异成绩。
学生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学校教师们也在科技创新赛事中收获颇丰,多名教师荣获合肥市十佳科技辅导员、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立足区域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系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程。依托区域产教融合优势,创新构建“课程改革+师资孵化+平台共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扎根经开教育沃土,充分利用经开教育优势,持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着属于自己的“玫瑰力量”。(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