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精致小生戏服的人形机器人与女演员共同演绎淮剧版《声声慢》,身披舞狮装的四足机器人随着音乐欢快地蹦跳,“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与市民展开五子棋的较量……3月26日,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在盐城市成功举办,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事业发展。近年来,盐城抢抓机器人发展机遇,围绕项目引培、研发创新、生态构建持续发力,机器人产业发展加速突破、蓄势待发。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全产业链生态逐步形成
盐城产业基础雄厚,为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演武场”。近年来,盐城市抢抓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前瞻性布局,已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并努力打造产业集聚效益。目前,盐城市已形成了以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建湖县机器人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多个产业园区。
图源:盐南发布
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作为盐南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五大园区”之一,围绕“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园”发展定位,先后集聚新石器、思岚等榜单企业42家,初步形成集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集成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盐城现代工业发展“新窗口”、科创成果转化“加速器”、全市创新之核“硬支撑”。
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管理办主任李冬兵表示:“我们园区将聚焦‘强、实、优、特’这四个字,攻坚突破龙头项目、链主企业、开发平台,加快迈入百亿级园区。”
建湖县机器人产业园是盐城市另一个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该园区规划总占地2500亩,总建筑规模46幢94.7万平方米。走进位于建湖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普渡机器人建湖工厂生产车间,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目前,全球商服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普渡科技项目已竣工投产,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领航者海柔创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6月陆续竣工投产。
“我们普渡的建湖智能工厂经过几个月的产能爬坡,现在已经达到了五千台一个月的产能,所以全年的产能是六万台。我们接下来会在建湖落地普渡智能工厂的二期,这个二期的重点就是从事四足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的一些研发和制造。”普渡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涛表示。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挥舞“手臂”,精准完成30片精密零部件的焊接工作;农业机器人在广袤田间自如穿梭,高效完成数亩土地的植保作业;冰淇淋机器人制作出网红甜筒,并“贴心”地递到顾客面前……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品不断涌现,为盐城的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这些机器人产品也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图源:登瀛观察
普渡机器人是盐城机器人产业中的佼佼者。其生产的餐饮机器人“欢乐送”被广泛应用于餐厅、休娱、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场景,主要客户包括海底捞、星巴克、必胜客等知名品牌。普渡机器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普渡机器人公司初代类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有望为通用具身服务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带来具有突破性的变革与创新。
“捕鸟蛛”机器人图源:登瀛观察
可以对抗户外极端环境,轻松征服35度斜坡,跨越半米障碍,驮着500公斤设备稳健前行……一款军绿色、拥有独特仿生六足的特种机器人——“捕鸟蛛”,是大陆智源在盐城研发的多款新系列机器人中最早量产的一款。“‘捕鸟蛛’可根据客户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实现不同功能,应用在城市应急灭火、户外林地探测、矿山崎岖路段、梯田农耕等场景。目前,这款产品在盐城也有了订单。”大陆智源有关负责人分析,机器人要代替人类工作,就需要尽可能拥有人类一样的行动能力,同时还要比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作业。但目前,市面上很多机器人的移动能力较弱,这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大陆智源正是瞄准这一痛点,以自主研发第三代机器人底盘为核心,拓展各类型机器人产品,涉及安防、光伏、保洁、物流、农业、养殖等多个领域。
大陆智源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研发的‘捕鸟蛛’底盘技术,让机器人在碎石地、泥泞路都能灵活行走,就像给机器人穿上了‘越野鞋’,解决机器人移动难题,满足复杂、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机器人产业未来可期
盐城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需求。盐城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机器人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月26日,盐城市副市长祁从峰在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致辞中表示,盐城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配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吸引更多的机器人企业和相关项目落户盐城。
图源:盐南发布
接下来,盐城市政府将按照“全域布局、因地制宜、场景牵引、整零协同”的发展思路,加快打造机器人“123N”产业体系,着力建设长三角机器人创新应用试验区、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高地。同时,盐城市还发布了《盐城市机器人产业场景应用及供需信息汇编》,梳理了38个应用场景和50家企业供需信息,推动整零企业精准对接。
不仅如此,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机器人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盐城,超过500家制造业企业引入了机器人生产方案,加快了“智改数转网联”的步伐。同时,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盐城港大丰港区的集装箱堆场,自动化无人轨道吊正在作业;在街头巷尾,送餐机器人、售货车等正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服务。这些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为盐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文/孙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