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柴福娟
快递外卖小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仅天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楼宇间投递,还化身“流动岗哨”排查隐患。玉桥街道“玉见骑士”发挥监控探头作用,发现安全隐患、环境问题及时上报,用全天候热忱,成为骑士版“您的声音”。
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凌晨2点,“玉见骑士”小赵送完了最后一单,经过梨花园小区13号楼时,发现有居民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这要是赶上下雨或线路老化,太危险了!”他迅速拍照,将定位和情况发送到玉见骑士交流群里反馈这一现象。
次日一早,街道“玉见骑士”小助手将信息反馈给社区,并收到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洁的回复,“已联系物业保安队加强巡查。”当晚,物业保安队到反馈点位进行巡视并张贴通知,告知居民飞线充电属违法行为,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督促居民改正。
让每一条线索都有始有终
骑手走街串巷的优势让“玉见骑士”成为最懂社区的“活地图”,谁家习惯深夜充电、哪个角落堆放了杂物、哪段路面井盖破损……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一切,源于叮当快药九棵树店站长苗跃峰发起的倡议,他呼吁骑手们一起加入“玉见骑士”,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让每一次配送都成为传递温暖与责任的力量。如今,玉见骑士上报线索超30条,他们的“雷达”覆盖了传统巡查难以触及的盲区,“接单——派单——跟单”,让每一条线索都有始有终。
“末端感知力”转化为治理优势
“您好,是3号楼吗?我在绿布外边绕三圈了也没找到楼号!”乔庄北街小区改造现场,一位玉见骑士攥着电话急出一头汗。眼前的老旧小区裹满了脚手架和防尘绿布,原本的楼栋号牌被遮挡得严严实实,配送员们像进了“迷宫”,有的对着手机地图原地打转,有的只能靠喊楼问路,一单配送时间比平时多花10分钟。
接到小哥的反馈后,乔庄北街社区立即会同施工方协商解决办法,最终决定在脚手架绿网前显眼位置重新悬挂楼号牌,在单元门前张贴塑封单元号,并在小区出入口设立指示牌,方便骑手和居民辨认,同时,社区组织物业、施工方以及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内进行日常巡逻,做好交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