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德钢郑龙骏罗纯黄瑛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跨海直连,深中“六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中山已成为大湾区地理位置最核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之一。当前的中山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也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人才。
面对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任,中山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抢抓人才高地建设这个大局大势,以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创新之城。中山市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山各类人才总数已突破百万,成为大湾区人才集聚重地。
奋力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开好局
今年以来,中山以“早鸟先飞”的姿态奋力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开好局,全力以赴跑出引才“加速度”,政企“引才团”先后为觅才走出中山。
“中山是年后广东省首个到北大对接人才招引工作的地市。”早在2月11日,中山便组团到北京大学围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进行座谈交流,北大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现场为中山速度点赞。一个月后,21家中山市龙头企事业单位就携超500多个优质岗位赴北京开展“粤聚英才粤见未来”2025年中山市清北专场引才活动,与100多位硕博人才现场达成签约意向。
3月下旬,中山“引才团”再出发,赴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7所港澳高校及香港汇智公司开展人才对接,依托香港国际人才科技集团、岐江集团和全港工商联合会等建立人才工作站。其中,12家企事业单位携211个岗位赴澳门科技大学开展招聘活动,185人达成签约意向。
在3·16全省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中山组织明阳集团、翠亨集团、神舞科技、联合光电、太力科技等413个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在线上线下参会,提供超4200个岗位广纳人才。同时建立全市重点企业动态岗位需求库,持续不断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大力营造招才引才的浓厚氛围,中山今年还邀请两位中山籍人才——从中山跑向世界的“亚洲飞人”苏炳添以及从中山普通技校生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的梁嘉伟作为“中山市引才形象大使”。苏炳添应邀拍摄宣传视频为中山引才“打call”,向全球热情推介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诚邀八方英才选择中山,共赢未来,携手跑出逐梦湾区的“加速度”。
人才引进了,服务好、留得住是关键。作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这座博爱之城历来就有重才、惜才、爱才的基因。
为更好地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中山的人才福利政策今年再加码。年初,中山在黄金地段上新增200套全新装修、家电配套齐全、拎包可住的人才房,最高给予人才100%租金补贴,同时提供小区物业管家与人才房专属管家双线服务,确保人才居住无忧。聚焦人才长期安居与短期过渡性居住需求,中山还全面升级人才安居政策,谋划拿出200套地处中心位置的房源免费赠与人才,同时考虑大学毕业生求职需要,重启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免费入住7天的政策,更好地吸引高校毕业生选择湾区、扎根中山。
全市各类人才总数已突破百万
每年三月,各地客商、人才齐聚中山谋发展机遇已连续11年形成惯例。中山首创全国第一个综合性人才节——中山人才节,每年风雨不改,固定在3月与招商引资同步举办系列人才招聘和项目对接活动。十一年来,中山共举办137场专题活动,吸引48名院士、近百万海外人才参加活动,服务企业超万家。中山人才节正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人才交流、撬动技术互动、项目落地对接的大窗口大平台。
今年的中山人才节定于3月30日启动,将更直接聚焦“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与人才节开幕式同步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将整合市内40余家企业超130个优质岗位,面向200名境内外博硕士进行专场招聘,其中不乏重点企业的高薪岗位。
久久为功打造品牌活动,只是中山系统谋划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之一。近年来,中山始终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开展,坚持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频共振,坚持人才协作与港澳协同同步推进,坚持“人才生态”与发展环境同步提升,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人才落地生根,为城市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其中,坚持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结合,是中山人才工作的一大突出亮点。中山紧扣制造业当家主题,以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重塑产业空间,以中山“新十大舰队”重构产业格局,支持做大做强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光学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十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布局深入推进产业、人才、平台协同发展,建设了一个又一个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的大平台。
据统计,中山对青年人才吸引力持续攀升,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超过200万的6个地级市之一,位列全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5名。目前,中山已设立近100个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拥有各类人才总数突破百万,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百亿,占GDP比重为3.3%,成为全省6个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地市之一。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山再奏引才强音。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根据规划,中山接下来将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科学家小镇,优化中山留创园运营管理。积极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深入实施“中山英才计划”,持续办好中山人才节,建设企业人才工作站,加快集聚一批创新型人才。实施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86.69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为31万,比例达35.76%。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