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钢铁冶金工业多元储能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标准助力多元储能应用推进工作会议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江苏省钢铁及金属新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
作为CESC2025第三届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多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共分为三场会议,聚焦钢铁领域与储能技术结合,从政策、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助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开幕式上,全联冶金商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局长赵喜子指出,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面临着巨大压力,储能技术在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表示,钢铁冶金行业要坚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储能+钢铁冶金”三大核心业态,即虚拟电厂、氢基制造和循环经济。推动行业融合,促进储能技术与多行业耦合,尤其是在高能耗行业的跨行业应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夏农指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还需持续推广成熟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用能结构转型,实现与清洁能源、多元储能等技术的耦合发展。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引导,推动储能与钢铁冶金工业的深度融合,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二级巡视员童春平表示,储能行业与钢铁冶金等高载能行业深度融合大有可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和钢铁冶金等高载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现场还举行了2025年省金标委年会暨标准助力多元储能应用推进工作会议。会上,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原巡视员、稀土办原主任贾银松表示,钢铁企业要把握市场机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强化钢铁与储能等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发展。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范铁军介绍了,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钢铁行业采取提高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广节能技术和优化生产流程等可行措施。华为数字能源储能解决方案总监刘为举分享了工商业园区光储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此外,《2024年省金标委工作总结暨2025年标准制修订计划》报告、《大容量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规范》审查会举行。
在钢铁冶金工业多元储能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上,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发布了《钢铁行业大容量电化学储能系统创新应用巡礼》专题片。领储宇能、珈云新材料、天合光能、飞书、比亚迪储能、江山股份分别进行了钢铁及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与实践、气凝胶在多领域的应用前景、钢铁行业光储融合整体解决方案、AI赋能制造业等主题的分享。国家钒钛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吉广林分析了钒钛液流储能电池的商业化机遇与挑战,以及在安全性、大规模、长时储能等方面的优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王为介绍了金属铝储能及铝燃料发电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铝燃料发电的高效、安全、环保优势及全产业链绿色循环特点。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介绍了多元储能技术进展及钢铁行业创新应用,分析了13类储能技术,并举例说明了多元储能技术在钢铁行业创新应用。
会议同期,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换届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