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AI驱动创新·天使资本赋能——2025‘天使联合汇’走进徐汇共话科创”活动在徐汇西岸智塔举行。区商务委、区新工办、龙华街道、徐汇资本代表,与投资界领袖以及机构代表共同出席,共话AI技术商业化路径。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出席活动。
徐汇千亿级AI生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黄金三角”
徐汇作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已形成“全栈产业链、全场景赋能、全生态平台、全球化品牌”的产业格局。目前,徐汇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千亿,年均增速超30%,建成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集聚300余家大模型企业,完成备案大模型39个,占全市总量59%。俞林伟特别提到,徐汇通过“1+1”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双轮政策,构建“算力、语料、场景”三位一体的生态底座,并落地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等千亿级资本矩阵,为技术转化提供全要素支撑。
天使联合汇主席、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指出,徐汇的“科研—产业—政策”黄金三角生态,是破解AI产业化难题的“徐汇答案”。他提到,天使联合汇作为国内管理规模超8000亿元的投资人组织,已投资超4万个项目,未来将深度链接徐汇的硬核科研实力与资本力量,加速实验室技术向产业转化。
政策护航:双轮驱动AI全栈发展
徐汇区新型工业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政策时强调,徐汇正以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双轮政策”为引擎,构建从算力资源统筹、语料数据供给到核心技术研发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并通过开放智慧医疗、智能建造等30余个标杆场景,推动AI技术从底层架构到终端应用的协同创新。针对具身智能领域,政策重点支持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加速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论坛+路演,点燃投资人热情
在投资人对话环节,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徐汇资本副总经理施蓓、启迪之星创投总经理刘博围绕“AI+产业”展开深度探讨。张敏认为,通用大模型的“百模大战”终将收敛,短期需关注医疗、法律等垂直场景的渐进式创新,但长期需布局多模态、具身智能等底层技术突破。刘博预测,未来3年AI与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智能决策结合将爆发,成为“隐形金矿”。施蓓表示,徐汇资本作为区级国有投资平台,通过基金+直投的投资策略,力争打造千亿级产业基金群,支持大模型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科创集聚,产业发展”。
活动精选6家AI企业进行路演,覆盖医疗、制造、文娱等领域。国民健康(AI+中医)展示基于大模型的中医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智子引擎(多模态大模型)聚焦图生视频技术在电网巡检中的落地,摩诃脉动(AI+法律)以RAG技术开发企业级法律文本工具,酷爱科技(AI+企业服务)凭借文旅、教育领域标杆案例引发合作探讨,剑及智能(AI+制造)的柔性排产系统直击制造业痛点,MOGO(AI+文娱)的3D动作生成引擎展现虚拟人交互潜力。现场投资人围绕技术壁垒、商业模式、场景落地积极提问,项目方结合行业痛点与实施路径一一回应,政、资、企三方就AI产业化路径达成深度共识。
据悉,活动以“政策引领、资本护航、技术攻坚”的闭环逻辑,展现徐汇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决心。随着2025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揭幕,徐汇将持续开放智慧医疗、智能建造等标杆场景,推动智能终端、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落地,与资本、企业共同定义AI产业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