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重庆市大渡口区举行了“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发布活动。来自大渡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经济信息委员会、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发言人,介绍了其对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其中包括资金、土地、能源、用工等多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
大渡口区高度重视“抓项目促投资”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的重要抓手。该区此前印发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大渡口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裕晴详细介绍了该区在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方面的几项重点举措。
为了强化资金保障,大渡口区将争取上级资金60亿元以上。同时,加大区级财政保障力度,每年安排重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财政资金不少于6亿元。此外,大渡口区还将加快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预计辖区企业获得融资信贷将超1000亿元。在投融资模式上,大渡口区也将进行改革和创新,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除了资金保障外,大渡口区还将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出让工作,完成土壤污染治理3500亩,出让居住用地1100亩、产业用地3000亩。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存量用地,推广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盘活低效闲置用地300亩,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这些措施将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土地支撑。
大渡口区还将强化给排水、电力、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具体来说,将建设及改造供水、排水管网200公里以上,推进公共建筑屋顶光伏开发利用,加快建成光充储示范站。在电力供应方面,将提速建桥C区及拓展区配电工程建设,建成变电站5个以上。强化燃气保障和通讯保障工作,确保项目运行无后顾之忧。
同时,还将围绕辖区企业招工、培训、留工等全周期用工需求开展工作。依托“义渡就业列车”等就业平台推进与忠县、奉节用工“携同”计划,助力辖区企业招工1万人次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为项目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区中小企业事务发展中心主任何东学则围绕全区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大渡口区能源通讯供给稳定可靠,电力、燃气、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全区5G基站覆盖率达100%,光纤宽带普及率持续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夯实建桥园区能源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建桥园区作为全区工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已建成多座变电站和基站,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大渡口区还锚定“工业经济三年倍增”目标,加快现有变电站扩建和电网升级,确保电力供应与产业需求同步匹配。此外,还将深化与电力、燃气、通讯企业的协同,做到产业与要素资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
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李欣从“服务专班、服务事项、服务效能”三个方面,介绍了区城市管理局在要素保障工作中的具体举措。李欣表示,区城市管理局组建了重大项目保障工作专班,全流程跟进重大项目供水用能保障和施工要素保障工作。同时,紧盯重大项目建设的具体实际需求提前研判、专题调度,为项目提供无缝衔接的供水用能保障。
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区城市管理局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出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压减办理材料和审批周期。此外,还积极谋划新建区内建筑垃圾消纳场以解决全区渣土外运难题。
大渡口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蒋家文介绍了交通运输委员会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与保障方面的工作。近年来,交通运输委员会逐步打造出了“南北贯通、环线连接”的金鳌山、“两纵四横”的中梁山路网;还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建成了多个枢纽站场和首末站场,构建了“两枢纽四首末”公交站场总体布局。同时,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新增或优化了多条公交线路和站点,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
大渡口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邓隆泽围绕土地要素保障进行了介绍,未来三年,计划新建市政道路20公里,完成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管线改造234公里,并投资10亿元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在土地供应方面,计划出让商住用地1220亩,盘活存量土地300亩以上,并推行多种灵活的土地出让模式。同时,还将积极引入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等配套资源落地,全面提升区域综合价值。
本次发布会由大渡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毅主持。
在互动交流环节,市民代表还就各自关心的电力、交通、渣土运输保障等具体问题,与发言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游新闻记者易守华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