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温婷)2024年11月,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运营”)与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达成战略合作,推动轻量化巡检技术规模化代替传统人工巡检,打造智慧化、标准化、高质量的巡检解决方案。日前,双方合作推出的道路巡检机器人在上海正式应用,并将陆续落地成都、珠海、浙江嘉善等地。
日前,由千寻位置参与起草的《公路路面轻量化智能养护巡检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北斗+AI道路巡检”行业标准,标志着公路养护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原来我们是通过人工巡查道路,每天派出三四辆工程车,一人开车,另一名专业养护人员实地检查,肉眼观察问题、下车拍照记录,风险高、效率低。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线以后,只需要一辆车一个人,巡检效率提升近一倍。”城市运营巡检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道路巡检机器人集成“千寻驰观+智城云巡”的巡检解决方案。其中,城市运营所使用的工程巡检车辆搭载千寻位置自主研发的“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千寻驰观”,依托北斗时空智能、地理信息采集、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对道路表面病害及沿线设施的边缘侧进行智能识别,自动输出识别目标的高精度位置及道路表面病害的精确面积,并实时上报结构化结果。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车顶装有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和高清摄像头,不仅能清晰地捕捉到路上的病害,还能在北斗时空智能的赋能下,对道路病害形成精准的位置和唯一的身份信息。
上述巡检项目负责人表示,发现问题后,智能巡检机器人会自动将问题上报至“智城云巡”平台;专业技术工程师快速校核后,通常可以将道路病害控制在3至12小时内修复,让道路行车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