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一2岁“小胖墩”体检结果显示总胆固醇8.02mmol/L,严重超标。儿童保健科专家表示,孩子的情况并非个例。《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儿童高胆固醇的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疾病因素等。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还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在细胞内物质转运、神经信号传导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3个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会主动搬运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经过肝脏分解再排出体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会在血管上沉积,形成粥样动脉硬化斑块。
“坏胆固醇”偏高的危害
1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过高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硬化,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脂肪肝
胆固醇高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肝脏中,引发脂肪肝的发生,严重时可破坏肝脏功能。
3
骨质疏松
胆固醇高会导致骨密度下降,细胞内胆固醇平衡失调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使患者患上骨质疏松。
4
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高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尤其是胆固醇结石会引发胆囊炎、胆管阻塞等症状。
5
牙周疾病
胆固醇高会导致牙龈缝隙变大,食物残渣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导致细菌滋生使患者患上牙周炎、牙龈炎等牙周疾病。
2岁娃为啥会胆固醇超标?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
儿童胆固醇超标的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疾病因素等。
遗传性高脂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儿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且早期发病,对健康危害较大。日常摄入过多富含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或大量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等,以及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也会加重血脂异常的发生。
下列儿童及青少年建议进行血脂筛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