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每周日推出“七杯茶”专版,特约海内外六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专栏文章。此外,还有面向广大读者征稿的“随手拍”专栏。
文章虽短小,七杯茶有韵。请诸位慢慢品——
·有感于思·
文/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迅小说中的“木刻”
鲁迅对木刻艺术情有独钟、体悟颇深。倡导、介绍、收藏版画作品,是他终生的艺术喜好,培养年轻的艺术家投入到相关创作中,则是他为现代中国革命的、进步的艺术所作的重要贡献。鲁迅一生介绍了近50位外国版画家。他不但主张“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富”,而且还认为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有趣的是,我们有时可以从鲁迅小说里读出木刻艺术的质感。这种文字上的艺术转换在1919年创作的小说《药》里最为集中。我举几个片段,共同体会一下。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这里,“遍身油腻的灯盏”“弥满了青白的光”,仿佛就是木刻式的描述。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黑”与“白”的对比一如木刻。或者说,这句话简直就是对一幅木刻作品的解读。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画面感极强。仍然让人联想到木刻。
小说描写华小栓枯瘦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文字:“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典型的木刻形象。
在小说的结尾,描写两位母亲在坟地里为各自的儿子上坟的情景。对于场景的描写,很有一种“阴冷”的感觉。“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坚硬的质感仿佛只有木刻可以表现出来。
还有,“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铁铸一般”的形象,同样最是木刻可以刻画到位。
鲁迅是文学家,但同时也是深谙各种艺术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在艺术表达上经常会借用到别的艺术手法,或带出其特质。戏剧、电影、美术,时有所见。而美术里又以木刻最为得心应手。对此,是很可以展开研究的。
·拒绝流行·
文/曹林[华中科技大学新传学院教授]
到医院精神科看看
周末的杭州某小区里,一位高中老师难得系上围裙,哼着歌给家人炖了一锅热汤;几个高一学生抱着篮球冲向球场,笑声回荡在楼道。这本该是一幅温馨的图景,却让另一群人心急如焚——家长群里炸开了锅:“双休就是给学霸让路!”“孩子在家刷手机怎么办?”“高考差1分就是几千人,谁敢休息?”这是“杭州高中双休遭家长反对”的一个缩影:这一刻,“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具象化了,家长焦虑地认为,多休两天可能就会输掉高考、输掉一生!
唉,反对双休的家长,到医院的精神科看看吧!哪怕只在走廊上待个半天,看看那些在压力下抑郁、崩溃、无光的眼神,看看那些让人窒息的病例,那种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高压支配感”“无限施压感”“失控焦虑感”,可能就会弱化很多,当焦虑再袭来时就会浮现出医院的场景,克制一下那种支配欲。到医院精神科,不是拿别人的悲剧当“教材”,而是看到自己的盲区,看到忽略孩子精神世界的致命自负与自私。无限的焦虑和施压,让孩子还没有开始真正起跑,就伤在、病在、倒在了起跑线上。
媒体这几年有不少报道,过度内卷的环境与学业压力,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精神压力。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的教授回忆,他刚当医生时,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较少,一个病房20多张床基本够用。然而,近几年,病房床位已增加到60张,再加上特需病房,总共百来张床,仍然供不应求。
家长们扎堆在一起聊天,少聊那些“你孩子报了什么班”“你孩子考了多少分”“你孩子是出国还是冲高考”,可以多聊聊这些新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别总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心理出问题是“别人家的孩子”,悲剧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呢?需要打开他们不愿跟你聊、不愿让你看见、远比你想象得要丰富、易感和脆弱的心理世界。
·梅川随感·
文/陈子善[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再忆徐芳
前期本专栏文章《在林海音家做客》一文提到了徐芳先生,那就再写一写她。我已写过一篇《被人遗忘的女诗人徐芳》,这篇是再忆了。
1994年10月15日上午,我叩开了台北徐芳先生家的大门。徐先生独自居住,很精神。我们谈了近两个小时,接近中午时分才告辞。话题从施蛰存先生开始。施先生为上海青年女诗人徐芳的诗集写序,开头就写,他认识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女诗人徐芳。这真是一件巧事。施先生得知我赴台开会,就嘱我找找这位老徐芳,推测她应在台湾。果不其然。我向徐先生转达了施先生的问候,她笑说:没想到他还记得我。
徐先生字舟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适。她的毕业论文题为《中国新诗史》,放到今天,应是博士论文的题目了,但她只是本科毕业。这是第一部系统探讨中国新诗的学位论文,真难得。
在交谈中,我惊讶地得知徐先生是徐培根的夫人。徐培根这个名字,年轻读者大概很陌生了。但若说“左联五烈士”中的诗人殷夫,以及他翻译的“生命诚可贵……”应该不会陌生。徐培根正是殷夫的哥哥。殷夫原名徐孝杰,而他的名诗《别了,哥哥》,这哥哥就是徐培根。万没想到殷夫是徐先生的小叔,她还送了我已去世的徐培根的纪念集。但我当时只知道她是新诗人,不知道她写过《中国新诗史》,否则,我或许会请教她,是否读过殷夫的诗?
拜访文坛前辈,如果不充分准备,有意思的文坛故实就会错过。后来,我又知道徐先生北大毕业后,不仅编过《歌谣周刊》,还编过南京《中央日报·诗刊》,刊名也是胡适题写的。这是现代女诗人编的唯一的新诗副刊,也很难得。可惜,我当时也没能就此请教她。
拜访徐芳先生十二年以后,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先后出版了《中国新诗史》和《徐芳诗文集》。可是大陆有多少人知道她的新诗创作和研究的成就呢?我只见到一篇硕士论文。
·昙花的话·
文/尤今[新加坡作家]
放空
这家新开的餐馆,墙上挂着一幅遒劲的书法,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初心”。
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个独具一格的“心”字——中间的那一点,居然掉到外面去,整颗心因此而变得空荡荡的。好奇地问起,老板黄彦焜先生解释道,这是他刻意设计后再请书法家挥毫而成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心”字,蕴含了双重意义。
首先,从厨师的角度来看,唯有把心中有关名利的世俗杂念彻底放下,才能保持纯净朴实的初心,专注于钻研厨艺,使上桌的每一道菜肴都焕发着熠熠的光彩;与此同时,厨师也必须腾空内心,才能陆续不断地开发不落窠臼的新菜肴,也才有空间容纳源源不绝地涌现出的创意。
其次,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唯有在用餐时放空内心,不让手机与杂念侵占,全心全意地品尝厨师的精心杰作,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厨师蕴藏在食物里的深邃心意。黄彦焜微笑地说:“每一道菜肴,都是一幅寓意深刻的画作呀!”
放空。
多么睿智的人生哲学啊!它可以从美食延伸到人生的其他层面。
失学、失业、失恋、失婚,与其怀着重如秤砣的心在忧伤的浊流中浮浮沉沉,不如将内心的渣滓彻底清空,留下干净透亮的一颗心,重新出发。
钻研学问,放空尤为重要。如果心中塞满了成见与偏见,又如何能够海纳百川,吸收众家之长?
唯有放空,才能迎接无限可能。
·夕花朝拾·
文/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不缺啤酒的广州
困扰了广州市民多年的“乘车难”,是通过引进外资而顺利解决的。据有关方面统计,1984年广州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少说也有七八十家,拥有出租汽车3000辆。广州市面上的出租汽车之多,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与之相比。这些出租汽车,全是港商投资,同广州合资经营的。
引进外资还解决了广州人喝不到啤酒的问题。原来广州年产啤酒1万吨,供不应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自从引进了西德的自动流水线设备,啤酒产量一下子增加了4万吨,广州人有酒喝了。广州还从北欧引进啤酒发酵技术,使过去要75天的发酵过程,缩短为27天。这项先进技术在广州见效后,很快为国内好几家工厂所采用。在这个基础上,广州又同法国厂商合作,兴办年产5万吨啤酒的大工厂。没过多久,广州的啤酒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广州需要,还可以支援其他城市。
广州酒家的改造、北园饭店的改造和陶陶居的改造,加上大批私营饭店的相继开业,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下饭馆要排队、等位的难堪局面。同时还提高了饭菜质量。
随着外资的引入,广州的酒店业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被认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大酒店,原拟投资1亿美元,实际费用还不止于此。号称香港十大巨富的财团,就有五家投资于中国大酒店。这有助于打消那些抱有疑虑情绪的投资者。据有关部门统计,前一年来广州旅行的外国客人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便有220万人次。
子曾经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们来的,是一个不缺啤酒的广州。
·不知不觉·
文/钟红明[上海《收获》杂志执行主编]
这篇小说“压强”很高
最近读了孙惠芬的长篇小说《紫山》,孙惠芬在创作谈里,详细讲述了小说的“前世今生”,在三年时间里,作家内心鼓荡涌动的心心念念,如何终于化蛹为蝶。
小说的“压强”很高,上世纪90年代东北的辽南乡村,堂弟汤立生怀疑自己媳妇冷小环与堂兄汤犁夫有染,喝了农药,救治的“三天”等待成为时间轴,空间则是时空密闭的汤犁夫的家:屋内,拥有复杂关系的三颗心灵,遭受着地狱般的煎熬,一点点度过最黑暗的时光。屋外,山雨欲来,依照乡村仪轨,一场葬礼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连掐算时辰主导葬礼的先生都换了几拨,亲戚乡邻暗怀心事与盘算,纷至沓来……
小说在三人的情感极致拉扯中,勾勒出伦理困境的多重镜像,这种叙事是需要功力与勇气的:既高度浓缩,强化了人物心理的张力,又通过“回忆闪回”与“空间延展”,将个体命运与辽南乡村与古镇的沧桑变迁、汤犁夫援非经历的创伤记忆、冷小环的身世隐秘、城市化冲击下的乡村图景交织缠斗。对汤立生而言,少年时堂兄就是他的荣耀,幻想跟着堂兄去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但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当他带着媳妇回乡,也只能栖身堂兄家。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渴求的就是媳妇的声明——与堂兄并无暧昧。但真相究竟是什么,谁都不说,不能说,也不愿意说。
同时,这部小说也丰富呈现了辽南这块土地,在现代文明的拼图里所具有的独特性,包括民间所受外来宗教与本土佛教的影响,复杂层叠的丧葬习俗,汹涌而来的民情。作家以辽南大地为镜,映照出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浪潮中的精神褶皱。
·随手拍·
演员领跑图/文廖祖平
3月23日,演员任天野(前手持红旗者)在2025广西来宾半程马拉松赛比赛中。当天,2025年广西来宾举办半程马拉松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0名参赛者参赛,任天野也前来参加比赛,助推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