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是苏联与中国的万吨水压机,五六十年代,中国从苏联获得了许多武器装备的图纸,但是,并不包括这台万吨水压机。当时,苏联的万吨水压机也是缴获自二战德国,根本没有图纸可以提供。 中国万吨水压机总设计师沈鸿曾在苏联参观过万吨水压机,但仅是粗略观察,未获得任何图纸或技术细节。设计团队的其他成员甚至从未见过万吨级水压机,只能通过模型试验和基础科学原理进行摸索。 照片上两台万吨水压机总体看很相似,但区别还是很大。苏联和美国的传统水压机采用四主缸结构,而中国团队创新性地采用6个工作缸替代四主缸,降低了加工难度并提高了锻造均匀性。 苏联同类设备自重超过3000吨,而中国团队通过优化设计将自重降至2200吨。 因此,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研制并未实质性参考苏联技术,而是在技术封锁的背景下,通过自主创新、模型试验和工人与工程师的协作突破完成的。其设计理念和技术路径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苏联传统方法,成为中国工业自力更生的标志性成就。
图片上是苏联与中国的万吨水压机,五六十年代,中国从苏联获得了许多武器装备的图纸,
油麦观天下
2025-03-29 18:35:32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