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著
有一年我在阿勒泰,见一只鹿被拴在路边的树上,它急得大声嘶鸣,用角去撞那棵树,无奈它被拴死,终是无法撞到树上。我拔了一些青草喂它,它却不吃。拴它的一定是某一人,它自然视我也有害它之意。我默默离去,希望拴它的人早一点放了它。
当晚与人们说起鹿,所谈大多都知道,唯有鹿感知天气变化的本事,让我听得颇为惊奇。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刚好是说鹿感知天气变化的:鹿在山外过冬之年,牲畜大量死亡;鹿在深山过冬之年,六畜兴旺。由这句谚语可见,年份好不好,看鹿在哪里过冬就能知道答案。
阿勒泰多鹿,常见它们挺着一对长角,在山林间觅食,显得极为优雅潇洒。鹿自古以来就是大自然中自由走动的精灵,这一点在岩画上可得到印证。阿勒泰的岩画上有鹿,亦可见到鹿石。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常有吉祥和长寿之寓意。长寿神骑的是梅花鹿,商代有占卜的鹿骨,殷墟有鹿角刻辞等,是美的象征,亦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
过去有两个成语。一个是“鹿车共挽”,鹿车即独轮车,这个成语是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另一个叫“鸿案鹿车”,也是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之意。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他所说的鹿指帝位和政权,是一种古老的说法。其时,每在战争之前,人们要先捕捉鹿取鹿角用作打仗的武器。所以说,拥有鹿角就等于取得了战争的决胜权,而失去鹿角就等于失去武器,其帝位、政权和统治地位便也难保。这就是司马迁所说“失其鹿”的原意。
自古以来的猎人多捕鹿。捕猎者与被捕者之间,永远是杀戮和逃脱的关系。有一年在阿勒泰的可可托海,我碰到一位猎人,他给我讲述了他捕猎一只白鹿的故事。
那只白鹿真漂亮啊,浑身雪白,迈着轻盈的四蹄,犹如高贵的公主在散步。贪婪在那一刻像大手一样推了他一把,他一阵冲动,便甩出套绳网住了白鹿。精心设置的计划实施得有条不紊,白鹿挣扎一番后只剩下哀鸣。他准备捆绑白鹿,却突然发现它腹下有两只小鹿,它极力阻挡他,是怕他伤害那两只小鹿。
白鹿和那两只小鹿犹如难负命运的棋子,随时都会陷入死局。猎人心软了,小鹿大概出生没有几天,没有了大鹿如何活得下去?理智在那一刻驱散了他内心的贪婪,而仁义又犹如开放的花朵一样,在他内心绽放出馨香,他决定放走那只白鹿。但白鹿已受到惊吓,一蹄子踢到他腰上,疼得他大叫。无奈,他从腰间抽出刀子去割网绳,白鹿看到刀子蹦跳得更加厉害,一头将他撞倒在地。他觉得腹部一阵炙烫,很快便转为剧痛。他低头一看,才发现他受到白鹿撞击后,刀子鬼使神差地刺进了他的肚子。
命运突然开出恶之花,一阵恐惧自内心弥漫,他的伤口更疼了。他想把恐惧从内心压制下去,一用劲才发现无济于事,恐惧像魔鬼一样在他身体里乱窜。他双唇颤抖,牙床磕出啪啪声响。他弄不明白是恐惧还是疼痛在作祟,总之他不停地颤抖,已不能自已。
博弈的局势神秘转变,猎人从杀戮者变成了弱者。他用手握着刀子,理智告诉他不能把刀子拔出,否则他会躺在这儿再也起不来,也永远醒不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