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为)日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举行。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致辞,介绍了海淀区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的布局和重点工作。张革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将攻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高地,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模型基础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新基建。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以头雁姿态领跑人工智能新赛道。”张革介绍,海淀区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地中关村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推动AI产业全栈布局,构建覆盖芯片、框架、模型算法、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聚集AI企业超1300家。AI大模型76款,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在夯实要素建设方面,揭牌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率先点亮超大规模高性能单体智算集群。建设AI大模型、语料中心和数据运营平台,汇聚高质量数据总量达PB级。突出应用牵引,发布《全景赋能行动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街区,打造会学习、能思考、有温度、可进化的超级城市智能生命体。厚植创新土壤,设立200亿规模的科技成长基金,打造子母基金联动的投资矩阵,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首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整体看,海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活跃、要素齐全、前景广阔。”张革表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大模型进入深度推理阶段,具身智能成为融合现实和智能未来的先锋。海淀区将牢牢把握战略转折点,谋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总目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构筑人工智能占先发展新优势。
据他介绍,海淀区将攻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高地,聚焦服务保障国家科技战略力量,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模型基础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新基建,建设算力跨域调度网络,充分发挥创新策源功能,在新一代世界模型、通用智能体领域率先布局,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深入实施“AI全景赋能计划”,拓展国家级AI+教育、AI+法律、AI+文化等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国家AIforScience发展高地,构建开源生态。围绕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领域,积极推动AI+产业融合应用,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高质量发展效应。
此外,海淀区还将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大力建设具身智能、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园区,推进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加大算力补贴、数据奖励等支持政策,努力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健全引、育、留、用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特区,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和安全治理。率先践行伦理规范,为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提供“海淀经验”。
“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是集中展示AI创新成果的窗口,更是智力协同、跨界、跨区域融合发展的平台。相信通过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一定能够产生更多高价值的观点和成果,为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突破、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未来已来,让我们携起手来,深化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争做产业先锋,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无限精彩。”张革说。
新京报记者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