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著
血在猎人手上浸出一股温热感,他这才知道人流出的血是热的。他苦笑一声,用如此悲惨的方式获得的体验,代价实在太大。
白鹿咬断套绳后获得了自由,扑闪着长睫毛看着猎人。猎人无奈地看着它,内心冒出白鹿不可亵渎的想法。他内心又涌起一阵恐惧,握着刀子的手又感觉到一股温热,不用看,又有血流了出来。
白鹿无奈地在他身边走来走去。少顷后,它扬头一声又一声嘶鸣起来,不知是何用意。猎人动不了,只能就那样看着白鹿。他很悲哀,命运把他推到了死亡深渊的边缘,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一头栽进去。出乎意料的是,白鹿的嘶鸣引起了打猎队员的注意,它刺激了打猎队员,他们向它包围过来。它扬起四蹄奔跑,很快把他们甩在了身后,他们不放弃,遂紧追过来,然后就发现猎人受伤了。他们背着猎人下山,让他及时得到医治保住了性命。
一次贪婪的掳掠,是恶的膨胀,如果顺利实施,猎人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那把刀子在颠簸的一刻,让他的身体成为这一事件的承受者,并暗示这是一场要付出代价的冒险,或者是神对他的惩罚。
所有人都坚信,那只白鹿在那一刻犹如被神引导,走向善的一面,化解了一场危险。在这件事中,白鹿成为至关重要的行动者,它的意图、行为和目的,都犹如圣者书写的诗篇,闪烁着圣洁的光芒。
事后,猎人回忆那天的事情时,不光感激那只白鹿,还在内心生出对神的敬畏和感恩。一只鹿在当时犹如得到了神示,用无声的行为,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在那一刻,它像神一样在大地上布道,其行为比传说更为完美。
他在事后说,动物也有心灵,而且与天地万物互通,彼此之间存在着美妙的灵息。不仅如此,动物的心灵与人的心灵也是相通的,而且能给人带来温暖。
猎人的话影响了打猎队员,他们以前面对动物时,即使它们再好看再动人,也会压制内心的柔情,将其列为捕猎对象。虽然人有时候会怜悯被捕猎的动物,但是它们身上有维系人类生存的价值,所以猎捕便变得合情合理。猎人正是多年坚持这种获取行为,以冷漠方式存在的一种职业。但那只白鹿却救了猎人的命,经由这件事,他被推到了对立面,自身的残忍、贪婪和无情,都受到了无声的谴责。
猎人彻底被那只白鹿感动,那些长久流传在牧区的传说,在此时变得像暖流,让他体味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在牧区,人们在很多时候认为诸多事物有灵,譬如他们每年开春进入春牧场前,会选一块羊骨头放进火中烧一会儿,然后观察上面的裂纹,判断长纹所指的地方可去,短纹所指的地方不可去。他们还会用四十一颗羊粪占卜,测出外出会遇到的凶吉。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叫“巴克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萨满。但他们只在有人需要时,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平时,他们与牧民别无二致。
白鹿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据史书载,成吉思汗曾下过保护鹿的命令:“若有苍狼、花鹿入围,不许杀戮。若有卷毛黑人骑铁青马入围,要生擒他。”白鹿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神物,凡见到者皆顶礼膜拜,绝不做出对其有所亵渎的事情。
这些事深深地影响了猎人,他不再渴望猎捕白鹿,反而断定那只白鹿就是来帮助他渡过一劫的。事实上,白鹿在新疆非常罕见,它们往往一闪便不见了踪影,其生存之地一定在不可知的幽邃之处。他把白鹿当成神物,想象它们在孤寂之中维持着圣洁。他这样想,内心便觉得很美好。
他在后来一直难解一个疑虑,那只白鹿在那天引来打猎队员后,人们忙于救他,并未注意到它和那两只小鹿去了哪里。也许它们悄悄离去了,也许它们还有更为隐秘的逃遁方式,人是想象不出来的。白鹿是神,猎人深信不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