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三联村歌墟广场,一场跨越三省的民族文化盛事正激情上演。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连山“三月三”歌墟节暨粤湘桂山歌邀请赛正用天籁之音编织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这场以“多彩民俗汇歌墟民族风情共赏时”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广东、湖南、广西11支队伍同台竞技,更通过非遗展演、民俗互动等多元形式,绘就了一幅民族文化交融的壮丽画卷。
歌墟节是壮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连山是以壮族、瑶族为主体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这里完整保留着壮族“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文化基因,2018年《壮歌》便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连山民族歌舞剧团开场舞蹈《幸福家园》的开始,山歌邀请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粤湘桂的歌手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分别展开角逐。他们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演唱,歌手们或引经据典,或即兴发挥,歌声或高亢嘹亮,或婉转低回,既有对传统山歌的继承,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鲜活元素。
经过激烈角逐,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斩获本次邀请赛的一等奖,蓝山县文化馆、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荣获二等奖,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上帅镇文化站、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连州市文化馆、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阳山县文化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文化站荣获三等奖。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郑小阳、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伍洁星、副县长赵秀萍为获奖队伍颁奖。
当天的歌墟广场化身民族文化殿堂,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寿星公与龟鹿鹤》、舞春牛表演憨态可掬,壮族八音锣鼓喧天。夜幕降临时,广场中央的篝火倏然腾起。各族群众手挽手跳起团结舞,铜鼓声、欢笑声交织成多声部交响乐,在这用歌舞浇筑的殿堂里,续写着永不散场的民族诗篇。
铜鼓余音绕山梁,团结之花绽新芳,2025年粤湘桂山歌邀请赛圆满落幕,但歌墟广场上依然回荡着多民族语言的欢声笑语。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山歌艺术焕发新生,推动各地山歌文化交流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在新时代书写下民族文化交融的动人篇章。
文、图|叶剑斌梁雅诗李树丰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