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据拉美社3月31日报道,31日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深入探讨了中国在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领域取得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指出,6G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他在论坛上强调,与主要聚焦数据传输的5G网络不同,新一代通信技术将实现通信与人工智能的双向交互,从而将其应用范围拓展至传统范畴之外。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赖于能够促进智能设备、模型与系统间协同合作的先进网络。她指出,6G的融合不仅代表技术飞跃,更将成为推动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报道称,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光毅强调,6G将引领社会进入“智能互联”新时代。在这一愿景下,得益于实时交互能力的提升与人工智能的精准响应,机器人或将如同当今手机般普及。
论坛期间发布的《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凸显了北京市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与会专家普遍认为,6G技术将在连接智能设备、增强数字与物理空间交互、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据报道,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阶段进入关键技术攻关期,中国正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27日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