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水准点校测是咱们水文汛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春寒未褪的山谷间,炊烟还未升起,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禹歇水文站内,汛前水准点校测工作已经开始。
“彭伯今年5月就退休了吧?”宋林虹笑问旁边的老站长,“延迟到7月了,刚好还能再值几个月汛期水情班呢。”彭泽志声音带笑,迅速回应,布满老茧的手仍稳扶标尺,为一旁的李明锐示范校测要领。这名新入职的年轻人攥着笔记本紧盯每个操作细节,“40多年的经验,这次学习机会真的太珍贵了。”老中青三代人的身影在观测点前交替,恰似水文精神的无声传承。
在州内其他水文站,大断面测量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踏入河道的瞬间,防水裤接缝处渗进的寒意让人倒吸冷气,但巡测队员们握持测速仪的双手稳如磐石,他们沿断面线稳步推进,测深杆刻度在晨光中清晰可辨,冻得发红的指节始终紧贴记录板,只剩不停记录的笔沙沙作响。
“注入水量10毫米,记录水量10毫米,误差为0。”在兴义市高卡雨量站,杨金正在做注水试验。湿滑的乡间小路上,他的搭档黄荣夏就地蹲下,一顶帽子挡住了淅沥的小雨,寒风吹过,双手越发僵硬,但仍坚持重复洗刷的动作。“及时清理雨量筒,对我们后期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每0.1毫米都要力求真实可靠,这细微之差关系着万家安危。”
“这是最后一个防洪乡镇了吧?”在册亨县丫他镇,胡宾几人正收起RTK和ADCP等设备,准备打道回府。“咱这次出来4天了,30个重点防洪乡镇,每个镇都要开展地形测量、历史洪水调查、无人机视频测流;大断面测量、水准点设立、高程系统建立;断面桩设立测流垂线预置、防洪预警水位设立、应急监测方法选择等,任务繁重。”“还要及时开展地形数据处理、绘制大断面图、水位-流量关系率定、暴雨洪水分析计算,这个月就在家吃了两顿饭。”“咱这是舍小家为大家,上次去有位老人家中开展调查,他给我‘点赞’呢!”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水文局汛前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中。43个水文(位)站、145个雨量站、27个固定土壤墒情监测站、8个地下水监测站,黔西南水文人用脚步丈量江河脉搏,以精密校准诠释责任刻度,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匠心”情怀。汛期将至,这群枕戈待旦的江河哨兵将以专业与坚守,筑牢水旱灾害防御的生命线。(文/图黔西南州水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