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吃的药险成孙女“致命糖丸”,两岁女童误服降压后昏迷不醒

扬子晚报 2025-04-01 13:31:43

扬子晚报网4月1日讯(通讯员刘海霞记者陈咏)记者1日从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成功抢救一名因误服降压药导致昏迷的两岁女童,经72小时持续救治,患儿脱离生命危险,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接诊医生介绍,当天深夜11时许,来自宝应的女童被紧急转入PICU时,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PICU主任医师张利兵告诉记者,当地医院给孩子测量血压时,发现孩子血压已经测不出,情况危急。家属陈述,孩子误服了奶奶的盐酸可乐定片。当时回家发现,孩子已经处于昏睡状态,叫不醒,一旁降压药的瓶子打开了,药被孩子吃了。张利兵说,这种强效降压药每片含0.075mg有效成分,对体重仅12公斤的幼儿而言,摄入量已远超安全阈值。

该院医疗团队立即启动危重病例抢救预案。医护人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精准调节升压药物剂量,同时进行洗胃、导泄等毒物清除措施。经过持续治疗,患儿血压逐渐回升至安全范围,意识状态明显改善,肝肾功能等重要指标未出现器质性损伤。“盐酸可乐定作为中枢性降压药,会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导致血压骤降、意识障碍。”张利兵主任解释,儿童误服该类药物后,30分钟内就会出现嗜睡、面色苍白等早期症状,2小时内可能发展为昏迷休克。儿童血容量仅为成人的1/8,药物代谢能力更弱,即使小剂量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据了解,我国每年发生儿童药物中毒案例超5万例,其中72.4%为家庭药品误服。医生特别提醒,药品必须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建议使用带安全锁的专用药箱;老人常用药需特别标识,避免与儿童食品混放;每次服药后立即收好,切勿随手放置;应教育养成学龄前儿童“非父母给予不入口”的安全意识。若发生误服事件,家长应立即拨打120并准确告知药物名称、剂量及误服时间;保留药品包装或残留物供医生参考;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医生特别提醒,切忌盲目催吐或喂水稀释,避免加重损伤;就近送医时,尽量选择有儿科急救资质的医院。

校对陶善工

0 阅读:0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