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
春之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走进位于花山区的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只见智慧车间内,机器臂包揽着各种粗活、细活,庞大的机器轰隆运作,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开足马力,成品包装纸被源源不断地运输至仓库;智控中心内,设备联云上网,工作人员远程操控,废纸一体化智能质检管控系统、一体化智能安防系统、物流全图一目了然……“制造”之鹰展开改革、创新“智造”双翼。
突出示范引领,改出“智转数改”新样板
作为传统造纸工业企业,山鹰国际的数字化改革起步较早。放眼马鞍山基地,从原料开始到成品纸下线,处理流程长达几百米的生产线上几乎见不到工人。
近年来,山鹰国际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效果也逐步显现:PM6生产线纸机设计车速1500米/分,机台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智能化生产车间实现生产工艺数据自动采集(99%以上);智能仓储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打造包装行业、再生纤维回收行业等相关联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化采购和数字化销售业务升级……
此外,山鹰国际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依托于山鹰数据运营平台结合工业机理和AI算法的数字孪生技术,将人工经验转化为算法模型,上线了一系列工业AI模型,形成可复用的经验资产,帮助企业进行决策优化和智能控制,满足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能耗的需求。
围绕工业4.0战略部署,山鹰国际建设符合造纸行业特色的智能工厂,通过生产配置的系统集成互通,实现了生产排产柔性化、生产作业数字化、生产管理透明化、物料配送智能化、质量管理可追溯。同时,建立了客户管理系统,实现客户线上查询下单、质量追溯、关系管理、画像管理、分析市场前景等功能,建成了集柔性排产、智能生产、全价值链智能管理、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由传统纸业制造向现代化“智造”的跃升。
保持创新活力,塑造数字化合作新生态
从马鞍山江畔一家小小的造纸厂起步,历经扩大生产、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重组等过程,成为国内大型造纸工业企业之一,山鹰国际一张“纸”串起百亿产业,成为造纸行业的旗舰企业。山鹰国际自主研发的山鹰牌箱纸板、瓦楞原纸、纸箱荣获中国著名品牌,企业荣获中国轻工业造纸行业十强企业称号,位列全球造纸75强。
创新,是山鹰国际数字化改革加速的源泉。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山鹰造纸智能调度排产”成功入选。造纸业属于流程性行业,除生产流程智能化之外,为实现从市场需求、订单分配、智能调度排产到智能发货全流程的资源最优配置,山鹰国际搭建了智能调度排产场景,把人工排单的计算逻辑转换成电脑程序的逻辑,计算出几种不同的排产计划,实现排产的“产能最优、成本最低”目标。同时,系统还能与企业的ERP、MES等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比如,在数字化运营平台中,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数据进行采集、建模、分析等,建立多个生产运行优化模型,通过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为我们提供决策信息,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山鹰国际智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调度排产场景建设,排产耗时从6小时缩短到每天1.5分钟,产品交付效率提高18%,实际排产人员从8人缩减为3人,人力资源成本降低62.5%,总体生产效率提升11.4%,增加产量2.9万吨/年,减少排程损失2172万元/年;合格率提升,一等品率由99.1%提升到99.3%,客户满意度提高至98%。
山鹰国际有关负责人介绍,乘数字经济东风,聚焦制造业提质升级,未来三年,企业将借助产业风口及其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优势,全力进行数字化建设,激活科技创新引擎,赋能重塑造纸这一传统工业产业。(记者季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