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电(记者周姝芸)日前,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本届论坛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以“聚北京·创未来”为主题,推动国际青年交流,促进人才创新发展。
论坛上,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围绕国际人才政策研究、合作交流、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国际人才服务新模式。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布“在京国际组织外国专家和海外人才服务包”,聚焦“科研学术+事业发展+生活融入”需求,围绕出入境便利化、国际交流、人才引进和融入服务4个方面,推出14项创新举措,为国际人才提供从“落地北京”到“扎根北京”全链条服务。
此外,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的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依托“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GNIS)网站发布6000余个国际职位,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将开展4场交流对接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支持海外英才来京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涛、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鹤等中外科学家和科创企业负责人,围绕“科技创新促进青年发展”等话题,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
据悉,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2021年发起,已成功举办3届,旨在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为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共享凝聚共识。此次论坛共计4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