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太湖白玉蟹将迎来新变化,希望蟹农丰产

钱江晚报 2025-04-02 10:53:0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施雄风

这两年的秋天,你品尝过白玉蟹吗?

作为大闸蟹的一种,太湖边出产的白玉蟹是明星产品,首年量产上市就销出约20万只,带动养殖户增收超千万元。

这种大闸蟹煮前煮后均为白色,壳薄透亮,翻过来仔细看能透过壳直接望见蟹黄。

口味上,因其肉中的氨基酸含量更高,故而更为鲜甜细腻。

“市场接受度高,我们今年加大了投入。”转眼到了3月,首批白玉蟹养殖户湖州蟹临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蟹临门”)将约3万斤蟹苗投入塘中。

总经理叶青表示,今年蟹苗总量同比增加约20%。

经8年多培育才从上海海洋大学走出的白玉蟹,今年起或要迎来新变化。

“我们想在蟹塘上覆膜,辅以其他技术手段,让水温在寒冷天气下始终保持在适宜白玉蟹生长的温度区间,以此加快它们的成熟速度,增大成蟹规格。”

叶青说,目前“蟹临门”已用此方法培育出了一批白玉蟹豆蟹,与设想的情况基本一致,蟹蜕壳速度很快,从卵长成豆蟹的时间大大缩短。可以预见,从豆蟹到幼蟹(即蟹苗)再到成蟹的生长周期也会相应缩短。

▲白玉蟹豆蟹。受访者提供视频

“首批试养的白玉蟹约有三四千只,最终存活率和个头大小还是未知数,要到明年秋天才能见分晓。”叶青说。

潮新闻记者也联系到了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相关负责人吴旭干教授。

他表示,叶青提到的类水体保温技术已在上海有成功应用案例,不过目前还没在白玉蟹上试验过。“白玉蟹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它和普通大闸蟹没有根本性区别。”

吴旭干指出,这种类似蔬果大棚的养殖方式听上去原理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1到5月份,如果白玉蟹能一直生活在24℃到28℃的水中,蜕壳次数能多2到3次。5月份之后,气温上升,白玉蟹就可以转移到普通蟹塘中,此时要十分注意转移动作,避免给小螃蟹带来伤害,其它注意事项也还有很多。”

0 阅读:3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