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钱钟书因病离世,88岁的费孝通对杨绛展开了追求。一次,费孝通再次登门拜访,杨绛说:“楼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难而上。”费孝通心里咯噔一下,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费孝通一生对杨绛念念不忘,曾自称杨绛是他的小女友。 1920年,费孝通跟随母亲来到苏州定居,母亲看儿子费孝通矮小瘦弱,性格内向,就把他送到了当地振华女校读书。 费孝通开始十分不乐意,因为他是女校中唯一的男生,经常受到班上女同学嘲笑。在这个班里,他认识了杨绛。 杨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外向、活泼热情,当费孝通每次被女生嘲笑时,她总会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别在意。 费孝通就是在这时,对杨绛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后来,费孝通无法在振华女校继续读书,转学到了东吴附中,两人之间的联系也就断了。 但世事有时就是这么巧,费孝通和杨绛同时考到东吴大学。这一次的重逢,让费孝通激动不已,年少时的感情又破土而出。 每天在校园里,费孝通都会找杨绛聊天、一起吃饭,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此时的杨绛已出落的亭亭玉立,美丽动人,追求者也很多。 费孝通就对追求杨绛的男同学说:“我和杨绛年少时就认识了,你们想追她,得走我的门路。”别人因此都认为他和杨绛是一对,费孝通乐在其中,但杨绛根本没有承认这件事。 杨绛到东吴大学读书,内心是有点不情愿的,她一心想去清华大学读书,所以在校期间读书刻苦努力。 到大四时,费孝通又跟随杨绛,一起报考北平的燕京大学。最后,两人都被录取了。可是,杨绛对清华大学有执念,临时变卦,放弃就读燕京大学的机会,跑去清华大学当了借读生。 为此,费孝通内心有点受打击。 杨绛在清华大学认识了钱钟书,他的性格素来孤傲,周边人都不大喜欢与钱钟书相处,唯独杨绛喜欢与钱钟书相处,两人一起研究学问,谈人生、谈理想。 顺其自然,两个人就谈起了恋爱。 费孝通一直认为杨绛是自己的女友,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五味杂陈,愤懑中夹杂着委屈、不甘、难过。他亲自从燕大跑到清华,找到杨绛,又一次向她表明自己的心意。 杨绛对费孝通说:“做朋友可以,但是你不能心存幻想,把朋友关系过渡成男女朋友。”费孝通明白了,她只想和自己做普通朋友。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多年的执念。 一年后,费孝通考入了清华大学就读,和杨绛、钱钟书成为了同窗。费孝通与钱钟书接触下来,十分欣赏他的才学,两个人后来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结婚了,费孝通掩饰内心所有的痛苦,给两位同窗送上祝福。杨绛结婚后,当他们俩夫妻遇上困难,费孝通依旧会及时提供帮助。 慢慢的,费孝通试着把这段感情放下,他把注意力放在继续专研学业,并获得了不菲成就。 之后,费孝通参加同学聚会,遇到校友王同惠,两个人都是研究社会学,兴趣相投、志同道合,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结为了夫妻。 婚后不久,两人一同赶赴广西山区做调研,在深山中走散,费孝通幸得当地村民所救,而王同惠却丧命在深山之中。 费孝通痛苦不已,把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学术研究。多年之后,在大哥费振东的劝解和牵线下,费孝通与孟吟结婚了。 孟吟是一个贤妻,费孝通艰难的日子里不离不弃,两人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直到1994年,孟吟去世。 孟吟是费孝通内心最感激的人,王同惠是他内心最难忘的人,杨绛可以说是他一生执念的人。 费孝通在得知杨绛的丈夫和女儿离世后,过着独居生活时,内心有点担心她。 费孝通一开始就像老朋友一样时不时的上门拜访。日子久了,费孝通对杨绛越发关心,串门的越发频繁,年轻时无果的爱恋又慢慢燃烧起来了。 杨绛对此置若罔闻,只当做是老友叙旧,守着与钱钟书的回忆度日。 对于费孝通的关心,杨绛越发认为他的行为不妥当。在费孝通最后一次到访时,她将人送到门外。看到费孝通抬脚下楼梯,就出现了前文“楼梯太高”的话,杨绛对他只有友情。 费孝通也明白了杨绛的用意,之后再也没有来过。 费孝通对杨绛是一种单相思,但他对感情又是相当理智。他从来不干扰杨绛的生活,也不会给她造成困扰,所以两人才能保持多年的友谊。 杨绛和钱钟书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是爱情的样板。费孝通对待感情的态度,也是为人处世的样板。 在事业上,杨绛和费孝通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学有所成,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在感情方面,他们也非常有分寸,所以他们的家庭生活都是幸福的。
1998年,钱钟书因病离世,88岁的费孝通对杨绛展开了追求。一次,费孝通再次登门
鉴史忆往呀
2025-04-02 14:10:26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