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解乡愁移民心里菜花香——凯里市西门街道人大代表协调清江小区移民“共享菜园”建设工作记实

多彩贵州网 2025-04-03 04:58:04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凯里市龙头村长冲坡呈现出一片别样景致。清江小区的移民“共享菜园”内,油菜花肆意绽放,花香四溢,蜂蝶纷飞,这片绚烂花海,已然成为凯里市民及周边群众城郊踏青的热门打卡点。而这处凝聚着移民乡愁的“共享菜园”,背后离不开凯里市西门街道人大代表们的不懈努力。

西门街道人大工委一直以来都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在心上。清江小区于2020年1月成立,作为凯里市五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现有853户共3683名移民在此安居。街道人大代表在走访中留意到,随着移民安置政策稳步落地,多数移民已逐渐融入城市,转变为“新市民”,可他们心底对土地的眷恋却从未消散。不少移民在社区周边开荒种地,这一行为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带来了地质灾害隐患。为化解移民群众这份难以割舍的土地情结,西门街道人大工委积极行动,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清江小区,调研走访、倾听诉求,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人大代表们迅速投身调研工作,走进移民家中“拉家常”,与他们面对面交流。逐家逐户走访了328户956人后,详细记录下移民群众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对土地的情感寄托,累积走访笔记达1300余页。2024年6月,基于扎实的调研,代表建议正式提交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紧接着,街道人大工委召集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协调龙头村在长冲坡规划一块荒地,开辟成菜园,动员移民群众认耕认种,如此既能满足移民对土地的需求,又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通过“人大代表+政府+群众”的联动模式,人大代表凭借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在移民与街道、社区间搭建起信任之桥,全力推动“共享菜园”项目落地。

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协调下,街道、清江社区和龙头村迅速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建资金筹备组、工作协调组、场地翻土组、苗种准备组、种植工作组、修路和幼苗灌溉组,明确各组职责,紧锣密鼓推进菜园建设。经过场地回填平整、清理石头垃圾,2024年7月底,清江社区组织44户移民以抽签方式认领了长冲坡100亩土地。同时,街道人大代表协调到1万元耕种资金,用于配套建设灌溉设施,建成2个水池,购置5个大水桶、24斤菜种、价值2200元的化肥等农资,无偿分发给认耕群众,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充分调动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如今,看着自家菜园里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移民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位移民感慨道:“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办实事,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展望未来,在人大代表的持续协调下,西门街道计划推进移民“共享菜园”二期、三期建设,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留住乡愁”实验基地建设,将清江移民“共享菜园”打造成集自驾游、亲子游、体验游为一体的城郊旅游打卡胜地。

凯里市清江社区打造的“移民菜园子”项目,精准回应了移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该项目聚焦易地搬迁脱贫户的土地情结,在凯里市人大代表书面建议、街道人大工委转办及街道办事处落实下,探索出“政府主导、社区协同、群众参与”的创新路径。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搭建沟通桥梁,协调各方资源,将长冲坡约40多亩闲置土地变为生机盎然的菜园。2024年8月底,44户移民抽签认领菜园后开启种植,社区和村协助解决灌溉与厚土问题,进一步激发了移民的生产热情。

“移民菜园子”里绽放的油菜花,不仅带来视觉享受,更成为社区发展的新动力。这一项目彰显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担当,切实解决了移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信任。未来,凯里市西门街道将继续推进“移民群众菜园子”二期建设,借助新媒体吸引更多力量参与,为移民群众排忧解难,助力凯里市西门街道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凯里市西门街道人大工委编辑:李浩责任编辑:姚辉终审:夏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