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家住华龙区任丘街道康辉小区的明丽君像往常一样,用轮椅推着因病瘫痪的80岁丈夫张留记外出散心。“你看这春天多美呀!垂柳挂满嫩绿的新芽,碧桃一片火红,樱花含苞待放,草坪也开始返青了……”她边走边和丈夫聊天。
在明丽君的精心护理下,瘫痪30年的丈夫全身没生过一次褥疮,肌肉、大脑也没萎缩。邻居夸奖说:“久病床前有贤妻。老张上辈子修行好啊!娶了个这么贤惠的老婆。”
1996年3月的一天,在中原测井公司工作的张留记突发脑溢血昏迷,明丽君第一时间找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后来,张留记虽然病情得到及时控制,但双腿却无法行走了。当初住院的那些日子,张留记想到自己突然间残疾了,成了家人、单位的累赘,情绪低落、脾气陡增。
张留记不愿吃饭,往往是妻子劝几句他才吃一勺,时常还抬手把勺子打掉,可明丽君从不生气,一直笑着安慰丈夫。明丽君听人说喝豆浆对病人恢复体质好,就从老乡家借来手摇石磨,每天一大早磨豆浆,煮好后提着保温桶走近2公里路程到医院,一勺一勺喂张留记喝。丈夫住院20多天,她日夜陪护,得空就给他揉捏腿脚。
丈夫出院回家后,明丽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明丽君每天早晚用温湿毛巾给丈夫擦洗身体、按摩四肢、拍打腹背肌肉;为让不能走的丈夫吃得好消化、有营养,明丽君每次做饭,都将不同的鲜肉、蔬菜切成碎粒,熬成浓粥。怕丈夫晚上睡觉从床上掉下来,明丽君在卧室门口支起一张折叠床,睡一会儿就抬头看看丈夫睡的位置,几十年她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明丽君每天5点就起床,烧水、做饭、上街买菜,然后为丈夫擦身体、打胰岛素、穿衣服、洗刷、喂饭喂药,不辞辛苦。在明丽君的精心照料下,张留记全身没长褥疮,肌肉弹性好,身上、家中没有一点异味。
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防止张留记大脑萎缩,每天只要天气允许,明丽君都用轮椅推着丈夫,或在小区干道、广场,或到油田总部基地公路上转1个多小时,和遇到的老同事、老乡、老战友、邻居聊聊天,回忆过往;沿途看看花木变换、人文百态、车流涨落;在家,她或给丈夫读报刊,或一起收看新闻联播、影视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明丽君就这样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瘫痪丈夫的重担。“他生病瘫痪了,我得用心护理,多给他些爱。三十年来,我几乎没离开过老伴儿。”明丽君说,在爱面前,她不后悔也未曾埋怨,每天能陪伴在丈夫身边是最大的幸福。本报记者袁冰洁通讯员韩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