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身边24小时 2025-04-03 15:25:59

3月27日上午,朝阳区民政局组织召开2025年朝阳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会,动员部署试点项目工作。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残联相关负责人,43个街乡主管领导和民生保障办负责人、朝阳区第三医院精神领域专家、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等,共计100多人参会。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孙先礼、朝阳区政府副区长杨洪福出席会议并讲话。

朝阳区民政局副局长刘晓鹏首先就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2025年,朝阳区将深入开展社区同伴支持、居家康复指导和康复中心服务等多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内容,将努力实现43个街乡全覆盖,服务精神障碍患者不少于1000人,服务不少于2.4万人次。朝阳区试点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参与具体服务项目的落实和开展工作。区级层面,由区民政,区卫健、区残联协同配合,统筹推进全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各项工作。街乡层面,各街乡负责本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协调和管理,统筹利用好各方面资源,为同伴支持和居家康复等服务活动提供条件,为精神障碍康复者参与社区活动及就业提供支持。

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孙先礼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民政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的重要性。孙先礼指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民政部试点项目区,朝阳区的工作经验基础和综合能力得到了北京市民政局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对朝阳区试点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强调要认真落实民政部关于试点项目的相关指示和要求,加强部门协同,坚持创新引领,凝心聚力打造朝阳模式,积累可复制的朝阳经验。

朝阳区政府副区长杨洪福在讲话中强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既能改善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状况,又能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彰显了社会责任和包容情怀。

围绕对朝阳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杨洪福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多方协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二是要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培育专业服务队伍;三是要立足患者需求,聚焦精准服务,努力实现差异化、精细化服务;四是要努力消除社会偏见,营造包容社会环境。

会上,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残联负责人员以及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人员进行了现场答疑,为街乡讲解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具体落实方面的相关问题。

作为民政部2025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区之一,朝阳区将全面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提质增效,大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朝阳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扩大精康服务覆盖人群,提升精康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