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素有“藏经纳宝之地”的美誉,拥有石质、纸质、木质文物三万余件(套)。在众多珍贵文物中,有一件别具特色的金代石鱼,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值得深入探究。
公元12世纪,女真人崛起,以强悍之势先灭辽国,后克北宋,建立起与南宋王朝划淮分治的大金帝国。彼时,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对北方相对落后的女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雕塑艺术领域,深受中原艺术影响并取得显著成就。从陵墓石雕、砖雕到佛教石窟雕像,均真实地展现出这一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与艺术水准。
云居寺珍藏的金代石鱼,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石鱼长37厘米、宽10厘米、高14厘米,采用组合型雕刻工艺。主体鱼身为圆雕鲤鱼,造型写实、体态丰满、栩栩如生。鲤鱼身上雕刻有青蛙和虾,鱼尾呈现羊头形象。
鱼尾部雕有“羊”形,古人有“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的说法,认为羊通人性且能驱邪迎祥,故而“羊”在古代代表祥,象征吉祥如意。同时,“羊”与“样”“洋”谐音,蕴含“样样如意”“洋洋得意”等美好祝福。鱼头羊尾组合成“鲜”字,体现出朝气蓬勃、相得益彰的吉祥寓意,也反映了金代女真族注重实用、性情豪迈的民族特征。
虾在古代寓意深刻,北方将其视为“龙”,有镇宅吉祥之意;南方则喻其为“银子”,取长久富贵之意。虾对同族不侵袭伤害,和谐共处,其身躯虽小却玉洁透明,象征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与纯洁胸怀,此外还有节节高升的寓意。
青蛙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具有神圣地位,寓意丰富多样,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蜕变,是丰饶富足的象征,也是招财进宝的吉祥物,因此在诸多文物上常能见到青蛙形象。
这尊组合雕刻虽尺寸不大,但创作者通过对每个动物形体特征的细腻刻画,将其特点充分展现,将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动物巧妙组合在特定情境中。其造型手法娴熟、朴实无华,让后人得以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情趣与创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平。云居寺的金代石鱼,无疑是历史、文化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珍贵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