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投资依靠股息收回投入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大约是12.5年,这应该是比较理想了比较实

投资依靠股息收回投入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大约是12.5年,这应该是比较理想了比较实事求是了,再短的时间就难了。 8.0%的平均股息率,这样的方式需要在股市低迷期买入股票,而且在持有期间股票还要出现经营利润小幅增长。直接在股市买到8.0%股息率的股票很难,而且如果出现这样的股票也不应该轻易买入,需要严格的分析审慎决定,往往是强周期性行业才有这样的股票。2013年银行业因为舆论悲观出现过、2022年同样是悲观舆论出现了银行股票高股息率,实际上是行业低估值才出现高股息率。预计经历未来两三年苦熬,保险股可能出现。 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持股收息目标:其一是利用市场非理性波动,低价格买入股票。其二是利用市场波动做差价降成本。其三是在周期性行业之间切换。 中国股市有些东西的误解一直存在,比如红利股与成长股哪个投资收益更高?在美国股市成长股要有优势,就以为在中国股市成长股也有优势,而实际上中国股市红利股有优势,因为A股持股收息可以不交税,而美股股息是不能避税的。再如,中国的大银行是不会破产的银行,因为他妈妈是财神,同时,中国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贷款,是表面上的抵押贷款或隐形的抵押贷款,而且是无限责任的抵押贷款,再结合电子支付,银行业就不存在无力支付的问题。按初中生的话说就是,银行不相信任何人,而所有人都相信银行,我们信任银行才把钱放在银行,银行不相信我们所以只给我们抵押贷款。12年前我投资银行时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把金融危机当做机会而不是危险。 关于周期性行业,煤炭周期比较明显,航运中远海控比较典型,中远海控在利用对外投资弱化周期性但仍然有周期性,而且中美贸易战将持续,政策不可预测,出现低估值,买或者不买都是“赌”,我认为特朗普关税壁垒将导致美国通胀或经济衰落二选一,“繁荣总统”只是梦想,更可能是“关税工具化总统”,关税外交、无中生有的关税做为谈判筹码,然后“他赢了”。都说买股票是认知的变现,我买中远海控,就是如此,动荡是难免的,不计较一个月一年的盈亏也是必要的,看股票就看五年以上均值。 至于做差价降成本收息,食品饮料行业、中药行业都是内向型企业,受干扰不大,但是估值太高了,如果介入股票只能是做差价降成本提高股息率。我一直想把五粮液成本降低,而实际上,每次操作之后都是抛掉了,因为差价收益远高于股息,尤其是我认为白酒行业是萎缩行业,估值还应该再降低,市盈率在10~12倍才是买入的时候。这个不建议使用,如果善于做差价,直接操作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做差价,没有踩雷风险的收益率更优。 最后,心态修炼必不可少,不要嫉妒别人的高收益,极少数是吹牛的骗子、还有一些是吹牛上瘾者、个别是盈利不可持续的幸运者。收益率8.0%是分水岭,多数人无法超越。

评论列表

不负时光
不负时光 2
2025-05-10 09:55
牛逼哄哄的,无脑。
用户11xxx43
用户11xxx43 2
2025-05-19 00:04
看了看您写的文章,发现您是一位基本面投资者或者是价值投资者。我过去一直做充分分散、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策略,常年年化收益约12%稍多一点点,即5年半本金肯定是能翻倍的。后来看了一位资深投资者的话“对交易的重视不够,重视基本面而忽略了交易的重要性”。对我触动很大。加之巴菲特曾说过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投机性更强”的特点,从去年年底转型改做基于基本面的短线交易后,加之改为集中重仓持股加短线交易后,今年几个月就挣够了过去几年才能挣到的钱。并且,因为基本面功底算是比较扎实吧,刚开始交易27次就赢利26次,近期10多次几乎全部赢利(仅双汇发展因有更确定性标的而暂时浮亏出货赢亏尚不能明确)。从我的切身感受,建议您重视交易(或者称投机)的力量。因为,这是中国市场特有的“T十1”的特性决定的。
游戏人间
游戏人间 1
2025-05-18 20:56
炒股改变不了命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改变命运。投资赚的是自己命里的钱,投机则不是,投机是赌博,命里的钱反而少了。做短线的人很难平静,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是有害健康的,容易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