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记者重新走了小米汽车出事故的那段路,发现高速公路施工方真没 凤凰网记者实地探访安徽德上高速事故路段,施工方提前三公里设置施工提示牌,两公里处开始分阶段限速,从120km/h逐步降到60km/h。但小米SU7的NOA智能驾驶系统全程未识别路障,以116km/h速度持续行驶,直到碰撞前2秒才发出预警,驾驶员接管时只剩1秒反应时间。 车辆撞击水泥护栏后,电池包变形爆燃,三名女大学生被困车内。家属质疑车门锁死,小米回应称配备机械应急拉手,但事故车严重损毁,逃生通道是否失效尚无定论。第三方测试显示,驾驶员平均需要2.3秒完成接管,而小米仅留2秒“极限窗口”。 事故暴露小米SU7标准版短板:无激光雷达,夜间纯视觉方案对施工路障识别距离不足200米。官方数据显示,AEB自动刹车全程未触发,系统仅靠人工接管后减速,碰撞时速仍达97km/h,远超电池防护设计的80km/h阈值。 网友热议车企责任边界:NOA功能宣传强调“智能”,弱化“辅助驾驶”本质,部分车主误以为可完全放手驾驶。2023年深圳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事故后,车企曾主动担责,而本次事故责任认定仍在调查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