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做个愚人便无忧愁! 怪不得总有人讲老子的思想颇为落后且消极呢,直至今日读到他在《道德经》里提及的“绝学无忧”这一观点,我方才明白。 “绝学无忧”,其字面之意为:摒弃知识,人便不会有烦恼。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烦恼,烦恼的根源各有不同,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知识引发的。 人们不但要为衣食操劳,还要应对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从而滋生出无尽的烦恼。 事实表明:智慧与烦恼犹如孪生兄弟,二者相伴而生,难以分割。并且,知识越多之人,烦恼往往也越多。 我们都晓得,动物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所以动物们也没有烦恼(谁知道呢?)。 而人类相较于动物,拥有了知识与智慧,可也因此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 大诗人苏东坡本是个聪慧之人,然而仕途不顺,人生虚度。 他感慨万千,写下这样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的这种想法,正是对老子“绝学无忧”思想的一种形象阐释,即做个愚人便无愁了。 显然,苏东坡太天真了,一个愚人毫无心思与手段,又怎能高升为公卿呢?! 老子理想的状态是所有人都成为愚人,那样便天下太平了。可要是你是愚人,别人却是有烦恼的智者。 愚人莫说能竞争过别人当上高官,能不被欺凌压迫就万幸了。 大家想没有忧愁的话,还愿意做愚人吗?愚人节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