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一次对付中国,准备走日本的老路,从目前形势来看,计划已经完成一半了,一旦形成完整供应链,美国不用动武就能达到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日本那叫一个狠,又是加关税又是签《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一倍多,生生把日本从世界工厂的宝座上拽下来。当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占全球50%以上,结果被美国用《美日半导体协议》直接打趴下,市场份额跌到个位数,经济从此躺平了三十年。 现在美国对中国玩的还是这套关税大棒+科技围堵的组合拳,只不过这次更狡猾,把中低端制造业往越南、印度赶,还拉着盟友搞什么印太经济框架(IPEF),说是要去中国化,实际上就是想把咱们挤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位置。 不过仔细瞧瞧,美国这套老戏新唱的戏码已经有点唱不下去了,先说产业攻防这一块,美国天天喊着要限制中国芯片,可结果呢?中国在成熟制程上不断突破,28纳米及以上工艺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华为用28纳米工艺改进出的麒麟9000S芯片,性能都快赶上7纳米了。 再看看美国自己,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结果因为工人技术不行,工期一拖再拖,成本翻了一倍还多。这哪是在打压中国,分明是在给自己挖坑! 再看规则重构这一块,美国搞的IPEF简直就是个纸老虎。表面上拉了14个国家,实际上印度直接 退出贸易谈判,东盟国家也都是嘴上支持,身体却很诚实——他们对华贸易依存度不降反升。 就拿马来西亚来说,美国要求他们阻止芯片流入中国,结果呢?马来西亚半导体出口的23%还是卖给了中国。这说明啥?全球供应链是市场规律说了算,不是美国想拆就能拆的! 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美国想把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咱们就搞双循环战略,一方面加速产业升级,华为5G基站全球占比都回升到39%了;另一方面大力开拓内需市场,14亿人口的大市场可不是开玩笑的,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47万亿元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美国不是想搞供应链转移吗?咱们就用一带一路和基建出海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网络,让那些跟着美国跑的国家尝尝断链的苦头。 最关键的是,中国和日本有本质区别,日本当年被美国军事保护着,只能任人摆布,而中国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大国,有自己的反制手段。 美国敢搞技术封锁,咱们就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增速6%,在金属材料、量子计算这些关键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美国想通过关税逼企业搬家,咱们就用政策引导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带动内地发展。 现在美国的计划确实完成了一半,中低端制造业是有部分转移到东南亚了,但咱们的高端制造业却在逆势崛起。汽车、芯片、高铁这些领域的出口占比从2010年的不足30%涨到了2024年的90%。 美国想通过5-10年扶持新市场取代中国,可咱们在这期间就能实现6%的研发投入增速,到时候技术突破了,产业链升级了,美国那点小心思还能成气候? 说白了,美国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以为用对付日本的办法就能压制中国,可他们忘了中国有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有全产业链的优势,还有自主创新的决心。 咱们根本不怕美国的围堵,反而要感谢他们的提醒,让咱们更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只要咱们把技术搞上去,把市场稳住,美国那套去中国化的把戏,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