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成笑话!86岁老父亲病危住院,两个儿子有房有车还有钱,却没人肯交3000元住院费。一人把老父亲存款转进自己卡,一人直接偷走亲戚看望老人给的人情钱,更是放话:治也没意义!
都说"多子多福",可86岁的张大爷却在病床上尝尽了"多子多忧"的滋味。两间瓦房、五万养老钱、三千住院费,像三面照妖镜,照出了亲兄弟间的魑魅魍魉。
大哥紧攥着消失的存折死不松口:"癌症晚期治也是白治,这钱得留着办后事!"小弟不依不饶揪着房产证上的新增名字:"你先把吞的五万吐出来!"兄弟俩在病房走廊的争吵声,盖过了监护仪的滴答声。病床上的老人望着天花板,输液管里的药水一滴一滴落下,像极了当年喂他们喝粥时,自己眼角的汗珠。
二十年前,张大爷在工地下咽硬馒头时,何曾想过今日场景?彼时他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化作兄弟俩的新衣新鞋;如今他攒下的养老钱,却成了兄弟阋墙的导火索。小弟家境殷实却克扣父亲的人情往来,大哥独占存折还摆出孝子嘴脸,这场荒诞的闹剧里,每个人都戴着伪善的面具。
最刺痛的是那些"治疗无意义"的托词。当大哥说出"人财两空"时,可曾记得父亲是怎样在暴雨天背着他看医生?当小弟计较住院费时,是否想起儿时发烧父亲彻夜未眠守护的体温?那些被计算得失的亲情,正在监护仪的数字里一分分流失。
这出悲剧撕开了现代孝道的溃烂:当赡养变成利益博弈,当血脉沦为算账筹码,所谓"多子多福"不过是个黑色幽默。社会上这样的戏码愈发常见——老人把存折分成几份防儿防女,子女们却在分割财产时比谁都精明。
有人或许要说,若是独生子女便不会争夺。可孝与不孝,从来不是人数多寡的数学题。不孝者即便独享家产,照样能嫌弃老人"碍眼";孝顺者哪怕分文未得,也会让老人晚年温暖。问题的根子,从来不在子女数量,而在那颗被物欲侵蚀的良心。
病房里,张大爷终于艰难开口:"我想喝……喝口粥。"可争吵中的儿子们谁也没听见。监护仪的曲线仍在跳跃,不知是在记录生命的顽强,还是在嘲笑人性的荒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