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
正在故宫午门正殿
及东西雁翅楼展厅迎客
从中国古典园林放眼全球园林文化
中外名园在展厅同框
《北京晚报》2025年4月7日版面
观众现场俯瞰“乾隆花园”
这场从故宫出发的世界名园之旅,
每个展厅都从“乾隆花园”开启。
根据学术研究成果复原制作的烫样,
带观众俯瞰这座略显神秘的花园。
乾隆花园“一进院”烫样。
乾隆花园的官方称呼是宁寿宫花园,
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
每一进的布局各具特色。
“一进院”是整个展览的首件展品。
院中主体建筑为古华轩。
轩东山峦上有承露台;
轩西为凿有流杯渠的禊赏亭,
亭北山上有旭辉庭;
轩南有假山,其间有曲径。
院内东南堆砌假山,
山上小亭名“撷芳亭”。
展厅中,重构了倦勤斋小戏台。
通过3D打印技术重构的
乾隆花园中倦勤斋的小戏台,
成为热门打卡点。
背景音是流畅婉转的昆曲,
搭配镜面屏幕,
让观众宛若走进历史。
巧妙还原雅集“曲水流觞”
观众走进展厅,
穿梭在一场场著名的雅集间。
最有名的盛会当数兰亭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30余人
汇聚兰亭,
将漆木耳杯放入蜿蜒溪中。
杯停面前,就要赋诗吟咏,
否则就取杯饮酒。
展览巧妙还原“曲水流觞”的场景,
描彩漆鱼纹、云纹和鸟纹的耳杯
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修禊图卷》《褚遂良摹兰亭序》
《冯承素摹兰亭序》等,
都是后世对这场雅集的向往。
乾隆花园“一进院”烫样,展现“禊赏亭”曲水流觞场景。
相传北宋神宗皇帝时,
驸马王诜曾邀请
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
在自家西园聚会,
并由与会者之一的李公麟
画出《西园雅集图》。
这场千年难遇奇才的聚会,
被后人敬仰,纷纷摹绘创作。
西园雅集也成了
画史中极为重要的题材。
展出的《西园雅集图卷》中,
山石苍茫,虬松屹立,
墨色渲染中透出湿润的春意。
这幅画的创作过程也值得一提。
当年绘画大师陈洪绶应友人之邀作画,
但他因病无法完成。
70多年后,
清代画家华喦补全图,
成全了这场集会。
乾隆和莫奈在花园对话
乾隆比莫奈年长120多岁,
两人都算得上是合格的“园艺师”,
前者兴建的园林不胜枚举,
后者多次表达过“一生爱花”。
俩人在展厅跨越时空相遇——
《弘历观荷抚琴图轴》
与克劳德·莫奈肖像画对望。
在内行眼里,
《弘历观荷抚琴图轴》也有“西洋范儿”。
故宫官方网站信息显示,
此幅图轴虽未署作者名款,
实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主绘,
中国画家补画山水背景。
作为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
莫奈晚年酷爱睡莲题材。
在他眼里,
池水、天空和植物的界限消融,
透露出一抹东方写意。
这种风格在展品
《睡莲》《睡莲池》中得以体现。
莫奈《睡莲》
两位“园艺师”神交的现场被布置成花园,
取意倦勤斋通景画上的“紫藤”
在莫奈的《睡莲》上摇曳。
地面上的菱形花瓣,
令人宛若误入二次元空间。
为观众打造游园体验
展览试图打造游园体验。
3个展厅分别对应“水”“山”“花”,
并以此呼应
“雅集”“鉴藏”“游山”
“静修”“观花”“畅音”
等6项园林雅事。
值得观众注意的是,
这些“名园”的“开放时间”略有差别。
《莲舟仙渡图页》《层叠冰绡图轴》等
11幅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作品,
限期展出1个月。
两幅莫奈的作品将展出至展览闭幕。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
■展期:4月1日至6月29日
■门票:凭故宫门票参观,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