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娜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如同一记重拳,在全球市场掀起惊涛骇浪,美股期货暴跌、多国股市熔断、原油黄金价格剧烈震荡,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这场由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关税“赌局”,将全球产业链推向重构边缘。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为“复合型战略工具”,其终极目标是通过经济围堵重塑全球贸易秩序,在混乱的局势中,美国的政治韧性与全球经济耐受度正面临空前考验。
“关税大棒”砸向全球供应链断裂与股市“黑色星期一”
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最低10%,部分国家49%)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4月6日至7日,美股三大指数期货跌幅超4%,标普500两日市值蒸发5.4万亿美元;日韩股市触发熔断,沙特阿美单日市值缩水900亿美元。
柯静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远非单纯的贸易平衡手段,而是包含三重战略意图:迫使制造业回流、削弱中国贸易红利、重构美国财政收入结构。“他试图将关税收入占比恢复到1913年前的水平,与国内税并重。这种激进做法直接撕裂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阿根廷媒体指出,美国汽车业将因关税损失1100亿美元,而依赖全球化布局的跨国企业难以将生产环节回流,“美国关税政策不会如其预期带来繁荣”。
“后门封锁”存巨大变数“被迫选边”与战略对冲
面对美国关税,中国迅速果断反制,欧盟计划分阶段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加拿大威胁对美汽车征收25%报复性关税。
柯静指出,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构建针对中国的“经济包围圈”:“特朗普团队恐逼迫各国在贸易协定中嵌入‘中国成分管制条款’,例如2026年美墨加协定(USMCA)的原产地规则调整。”这种“后门封锁”策略将迫使更多国家对中国商品加税,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选边站”。“若这些国家在美国施压下对中国商品加税,外资企业可能加速撤离中国。”
但这一计划面临巨大变数,若特朗普坚持无差别打击,可能倒逼欧盟等盟友转向战略对冲。在柯静看来,特朗普本人不可预测的决策风格可能正在为中国创造战略机遇。“如果特朗普坚持这种掠夺性的贸易政策,最终可能导致各国因恐惧不确定性而疏远美国。”
全球经济“耐受度”测试衰退阴影与特朗普的“政治赌注”
这场关税风暴的本质是一场危险的“耐受度”竞赛。世贸组织和IMF警告,“对等关税”对全球前景构成重大风险,全球衰退概率已从30%升至40%。
柯静分析,短期内,美国国内通胀飙升与需求萎缩将形成“剪刀差”:美国低价商品进口渠道被切断,核心通胀可能突破3%,但经济衰退又会压制物价。
对于中国,短期内将形成出口订单骤减等冲击,但长期能否化解危机取决于产业链转移速度与替代市场开拓能力。中国若能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多元化布局,反而可能在全球经济秩序重构中获得更大空间。
柯静同时提醒:“中美脱钩趋势更加明显,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远超2018年。两大经济体的脱钩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大调整。”
近期全美爆发的抗议活动,以及共和党内部日益明显的分歧,都预示着这场“关税赌博”可能正在消耗特朗普的政治资本。柯静表示,若美股持续暴跌、民生成本激增,共和党人或推动立法制约特朗普。但短期内,他仍可能固执己见,只有实体经济衰退成为现实,特朗普才会调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