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俞叶波
自古以来,浙江人“择水而栖,择江而居”,人与水紧密相连。在这片濒海临江的富饶之地,水脉纵横交织,自古水运昌盛。从京杭大运河的古韵悠扬,到宁波舟山港的巨轮穿梭,江河湖海间,一艘艘船舶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绘就了通江达海的壮丽画卷。
潮新闻联合浙江省交通厅推出《浪涌潮头航运浙江》专栏,聚焦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感受我省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样板的实干担当。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碳达峰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愈发凸显。智能航运作为交通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变革的关键力量,正重塑内河航运格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水运基础,浙江再次在这场变革中崭露头角。
在内河智能航运发展道路上,浙江做了哪些努力?从杭州下沙港的智慧港口建设,到东宗线湖州段智慧航道的创新实践,再到嘉兴船岸协同内河智能航运试点示范的大胆尝试,这些内河航运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的生动注脚,正为我们探寻浙江内河航运智慧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关键线索。
“数字脉络”锻造智慧强港
2023年7月,千吨级的下沙港开港运行。作为京杭运河二通道上重要节点的下沙港,是继东洲港之后,杭州地区第二个集装箱吞吐量破10万标箱的内河港口。
开港仅一年,下沙港吞吐量就轻松超越10万标箱,服务的企业数量已从390家增至730余家……
“2岁”不到的下沙港,为何能取得如此傲人成绩?
事实上,自2021年开工建设起,“智慧港口”的理念便深深融入下沙港的规划和设计蓝图。
物联网、云计算、北斗等前沿技术如看不见的神经脉络,贯穿于整个港口,为其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堆场门机远控为例,依托先进的智能技术,操作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就能精准控制门机作业。借助智能算法和高清监控,门机可依据货物位置和运输需求,自动规划吊运路径,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显著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和安全风险。数据显示,该系统实现了对位、抓箱和内集卡落箱的全自动化,作业流程时间从人工远控模式下的4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综合提升系统作业效率15%以上。
在生产作业管理系统构建上,下沙港深入分析海港与内河港口作业流程的差异,对系统操作流程展开一系列优化、改造与开发。通过与智能闸口、无纸化理货、5G无线通信、港机自动化远控系统等功能模块的有效联动,成功打造出一套适用于内河港口的定制流程,为省内其他内河港口建设自动化作业系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开发指南。
下沙港还引入省海港集团生产业务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并与杭州交投下属船闸管理公司共同开展“港-闸-船”协同信息服务课题研究。目前已初步达成行业管理部门、港口、船闸、船户的“四方协同”,有效减少船舶待闸时间,提高船闸运行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下沙港大力推广“5G+智慧码头”多场景应用,构建起“1+3+9”的创新模式,覆盖到港口作业的各个环节,实现从货物装卸、仓储管理到运输调度的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填补了内河港口缺乏先进港口作业系统的空白。
在杭州,下沙港正凭借“数字脉络”,生动演绎着锻造智慧强港的精彩故事。
“数字底座”构筑未来航运样本
内河环境复杂、航道尺度有限,对船舶航行控制与决策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内河水域实现自主航行面临重重挑战。
然而,浙江内河航运的数字化、智能化探索并未止步。
在嘉兴,船岸协同内河智能航运试点聚焦船岸高效协同,以船舶智能化为契机,系统性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船舶、航道、航行保障、安全监管以及运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样依托“数字底座”,该试点实现了船舶与港口岸基设施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与共享,优化了航运组织和物流路径。
在煤炭、粮食、纸浆、集装箱等物流运输中,嘉兴试点大力拓展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京杭运河等沿线港口航线,实现海河联运航线全面覆盖长三角主要内河港口,极大提升了内河航运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东宗线湖州段航道位于“两河一江”主骨架关键节点,是湖州地区联系嘉兴地区、杭州地区的货物运输纽带,也是长三角省际联通航道联动的海河联运数字化转型大通道的关键枢纽,在浙江内河航运智慧化进程中至关重要。
2021年,借东宗线湖州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立项,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前瞻性地将智慧航道作为配套工程同步推进,旨在打造全省内河智慧航道建设示范标杆。
以往的航道业务管理和信息系统难以满足用户对多样性、个性化航道动态信息的需求。此次智慧航道建设将综合运用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大脑一平台、数字航道一张图、视频监控一幅画、智能感知一张网、管理服务多应用”体系,实现航道要素全面感知、资产精细管理、运行智能监测等,进一步加强航道运行管理,保障航道设施运行安全。
从嘉兴船岸协同内河智能航运试点到东宗线湖州段智慧航道示范工程,浙江内河航运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运输服务智能化升级以及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即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化发展模式。
未来,浙江内河航运将继续以智慧航道示范工程和“一网一图一平台”港航数字底座为核心,不断拓展智能航运的应用边界,持续引领全国内河航运智慧化发展,为打造内河现代化航运样板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