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会影响PM10、PM2.5监测数据吗?

新京报 2025-04-08 13:14:40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北京近期发布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一天之中,10时至16时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发时段。除了对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它们也会影响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对此,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表示,监测人员已加大监测仪器巡查及清理频次,并加强数据审核,所以市民不用担心数据出现大偏差。

在北京全市范围内,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北京最先飞絮的毛白杨主要分布在五环内。一般情况下,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毛白杨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开始启动飞舞季。

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中藏着一些不到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绒毛便随风飞舞,借风力传播种子,形成“杨柳飞絮”,这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杨柳絮会随风进入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采样头,甚至会堵住它。图/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杨柳絮会随风进入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采样头,甚至会堵住它,影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所以每年4月至5月初,PM10、PM2.5自动监测数据会出现不规律的跳变:浓度从低浓度迅速跃升,持续1-2个小时又迅速回落,形成短时间的异常高值。

杨柳絮在进入监测设备后,是如何对数据产生影响的?据悉,抽气泵恒定流速抽取空气,空气经过采样头的切割器筛选,使在监测粒径范围内(<10微米或<2.5微米)的颗粒物进入监测仪器内被称重、计算浓度。

杨柳絮进入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后,会对数据产生影响。图/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虽然采样切割头前端设有过滤网,但受较大风力的影响,杨柳絮还是很容易进入切割头并留存在保存腔内。保存腔内的杨柳絮逐渐增多,变为杨柳絮小球。由于保存腔的承载能力有限,杨柳絮小球会进入到监测仪器落在采样膜上,影响浓度计算结果。

保存腔内的杨柳絮逐渐增多,变为杨柳絮小球。图/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针对以上情况,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表示,监测人员已加大监测仪器巡查及清理频次,并加强数据审核,所以市民不用担心数据出现大偏差。

0 阅读:3
新京报

新京报

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