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操子怡)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委金融办、市国资委、市数据局等五部门印发《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打造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节点。
行动方案提出,整合要素市场、交易平台、港口设施等关键资源,联动国内主要大宗商品基地,构建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期货现货、场内场外、在岸离岸互联互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到2027年,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以“上海价格”为定价基准的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占全球交易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
行动方案提出7项主要任务,共24项。包括培育集聚多元贸易商主体,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能力;加快品类拓展,培育大宗商品增长动能;深化大宗商品期现联动,扩大“上海价格”影响力;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增强大宗商品流通效能;发挥金融中心优势,赋能大宗商品现货贸易;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大宗商品市场生态;健全监管规则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
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大宗商品市场期现衔接。支持上海期交所推出标准仓单质押、现货报价专区等功能,丰富期货、对冲等衍生金融服务,开展仓单转让交易、仓单串换、仓单回购等业务,促进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紧密结合。
扩大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加大大宗商品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动,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实现商品贸易货款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推广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提供投融资、套期保值等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