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论坛》杂志网站4月6日文章,原题:脱贫范例云南怒江——记者描述中国最多元化地区之一的经济成就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已成为民族团结与发展进步的典范:这里居住着约53.5万人,其中约94%的人口属于少数民族,包括独龙族和怒族等仅在怒江才有的少数民族。如今到访此地的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处于贫困之中。
笔者在3月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怒江的脱贫经验,参观的第一站就是泸水市和谐社区。这个社区是为了安置来自偏远地区的搬迁居民而建的,如今是1万多人的家园,居民主要来自30个被认定为“因生活条件恶劣无法维持人类居住”的村庄。社区设有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餐食的养老中心、幼儿园、小学、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社区的规划旨在促进居民的融合,并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稳定感和幸福感。
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的设立旨在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发展成为将科技和创新应用于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该产业园除了融合农业、工业和科研活动,旅游也在同步发展。游客可以参观食品生产线,品尝并购买当地产品,还能漫步在种植园间欣赏当地的美丽风景。
怒江农业的一大亮点是咖啡。对笔者这个出生在巴西一个盛产咖啡的地区的人来说,漫步在怒江的咖啡种植园并参观咖啡加工厂,就像是回到了童年。但与巴西不同的是,中国在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推出了各种不同口味的咖啡产品。
阳坡村,在傈僳语中的意思是“第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它坐落在高黎贡山上,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政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并实施了基于农业、旅游业和民族文化的脱贫模式。当地官员表示,以前村里的年轻人会去其他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如今,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决定回到家乡大展拳脚。(作者拉斐尔·恩里克·泽贝托,肖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