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次彻底火了!”3月26日,河南一农民大叔初到杭州,不懂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交警问路,交警不仅没有歧视他,一句话还暖到大叔心里,网友直呼:最帅交警!
(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全部赘述在文章末尾。) 3月26日晚上9点左右,一位五十来岁的河南农民大叔站在杭州九州路-九盛路路口,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茫然,他拎着沉重的行李包,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迷失了方向。 这位大叔是当天刚到杭州,准备前往红普路附近的一个地点打工,因为不熟悉城市环境,又不会使用手机导航,他只能拿着老板给的地址一路询问路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 当时上城交警大队九堡中队的吾华龙正在路口对一名小哥进行安全宣教,他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大叔,但大叔并没有立即上前打扰,而是礼貌地等待着。 待吾华龙完成宣教之事,大叔方才走上前来,恭谨地问询:“请问红普路是否就在附近?”吾华龙闻之,立即即查看大叔手中地址,且以手机导航搜索确认。 “此处颇为遥远,步行起码得半小时呢。”26岁的吾华龙瞧着面前满脸疲惫的大叔,提议他打车或者借用共享单车前往。 然而大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我都不会叫,年纪大了,不会用这些,”他对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操作一窍不通。 热心的吾华龙闻听此言,不假思索道:“无妨,我送您过去吧。”这突如其来的好意令大叔一怔,赶忙摆手婉拒:“不必不必,我自个儿过去就好。” 察觉到大叔的窘态,吾华龙善解人意地补充道:“我正要去那儿巡逻,顺路的。”有了这一解围之语,大叔脸上终露笑意,还向小吾道了声谢。 这位浙江衢州籍的年轻交警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4年,处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他拿出头盔让大叔戴上,还细心叮嘱:“你待会抓着我腰带,这样更稳当一些,” 路途中,吾华龙了解到大叔是河南人,当天刚刚来到杭州,他不仅耐心地向大叔介绍“有困难找交警”的服务承诺,还贴心地安慰道:“你只要有想问的、需要帮忙的,路上看到交警就随时叫,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远道而来的大叔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和城市温度,杭州交警系统一直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理念,而吾华龙的行为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摩托车很快驶向红普路,尽管对吾华龙来说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对于初到杭州的大叔而言,却是一次难忘的温暖相遇,这份温暖不仅驱散了夜晚的凉意,也抚平了大叔初到异乡的忐忑不安。 当摩托车最终抵达目的地时,大叔如释重负,连声向吾华龙表示感谢,面对大叔的谢意,吾华龙微笑着回应:“欢迎你来杭州,”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城市的热情与善意。 此时的吾华龙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举动已经被一位有心的路人拍下,即将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成为展示杭州城市温度的一个生动例证。 这种温暖并非个例,此类暖心事迹在杭州屡见不鲜,有网友分享过杭州交警带没钱的河南农民工寻找经济实惠的餐厅,甚至自掏腰包请客资助的故事,这些点滴善举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温暖的底色。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对于像河南大叔这样的异乡务工者而言,就如同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心房。 这恰是杭州乃至浙江得以走在全国前列的缘由之一——此地有着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公共服务者。 当一座城市的管理者与执法者将服务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当每一个小小的温暖举动被赋予制度性保障,这座城市就拥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杭州交警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城市温度,不在于豪言壮语,而在于点滴行动;不在于一时热度,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坚守与传承。 看完此文章之后,各位看官们如果有什么类似的经历与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来源: 杭州街头,帅小伙一个动作被意外曝光!本人找到了!——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