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4月9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大会设置技术装备与成果展区域,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
会议设置能源管输战略与发展、管道建设、材料与装备、输送与储存、安全与维护、数字化与智能化、低碳与新能源、青年论坛等8个专题论坛。来自33个国家的3500余名会议代表参加会议,187位国内外院士、行业专家、知名学者作主旨及专题报告,共同研讨绿色管道建设、智慧管道运维、人工智能及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
国家管网集团研发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大型天然气管网仿真系统在展会上首次亮相。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型油气管网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的空白,保障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为智能管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目前已在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上线运行,各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管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新突破,经中试试验验证,可较好识别管道本体损伤及应力状态,为超大口径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是全球油气管道行业深化交流合作、展示创新成果、共谋发展未来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引领行业潮流、推动创新突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