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名单,明确将26家迁地保护机构纳入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共有3家机构入选,包括东莞植物园、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乡土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兰花园。
据介绍,26家迁地保护机构中,有8家区域植物园、18家乡土植物园,包含植物园、树木园、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圃(库)等多种类型。其中,东莞共有3家机构入选:东莞植物园入选“区域植物园”名单,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入选“乡土植物园”名单。
据了解,为持续强化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今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了《广东省区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和《广东省乡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分别对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园区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区域植物园指承担区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迁地保护与科学研究任务,以及重要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备份、扩繁、回归、展示、可持续利用等任务而建设的植物迁地保护机构;乡土植物园则是以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推广、展示、科普宣教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收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植物,是国家植物园和区域植物园的补充。
东莞植物园草药园。
[东莞入选机构简介]
东莞植物园:收集保育植物种类4449种
东莞植物园总面积468.5公顷,其中园区规划面积200.5公顷。目前,已建成16个植物专类园区(岩石园、荔枝园、植物进化科普园、兰花园、荫生植物园、草药园、莞香园、名树名花园等),名树名花园内还有华芳苑、樱花苑、月季园、马中友谊园、百花涧等景点;收集保育植物种类4449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其中国家和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8种,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生态休闲空间和科普园地。
东莞植物园致力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岭南特色植物和园林园艺植物的收集、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努力成为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的重点区域植物园、全国知名的园林园艺展示和自然教育基地,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东莞植物园曾荣获全国自然教育基地、2023-2024年度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
东莞植物园名树名花园——华芳苑。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引种植物以木兰科和樟科为特色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位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内,地表植被以人工林为主,包括马占相思、马尾松、尾叶桉、南洋楹、荔枝等。在植物迁地保护方面,引种的植物以木兰科和樟科为特色,有较齐全的资料。其中,引种木兰科植物计有8属32种,樟科植物计有12属45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1种,普遍生长良好,部分种类能自然更新。
根据引种植物特色,东莞市林业科学园建有木兰科植物园和樟科植物园两个专类园,有苗圃一个,繁育乡土树种数十种,园内引种的植物已经接入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系统,目前包含记录约215条。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乡土植物园:
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为111.03平方公里,是东莞原生动植物最丰富的生态斑块,具有“东莞市植物基因宝库”的美称。
据统计,银瓶山森林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185科713属140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包括水松、苏铁、紫纹兜兰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南五针松、穗花杉、金毛狗蕨、福建观音座莲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园内有全国分布面积最大的珍稀濒危品种短萼仪花群落,华南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野生润楠群落,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红花荷群落,还有以东莞命名的特有植物,如东莞报春苣苔。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通过抢救复壮、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原生境恢复和引种繁育栽培等措施,保护华南五针松、红锥、莞香、闽楠、桢楠、格木、红桂木、红花荷、广州樱、铁冬青、短萼仪花、降香黄檀等乡土阔叶树种、珍贵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共计约3万余株。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