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4岁的八路军副旅长,红着脸去跟一个女排长相亲,谁知,女排长却说:“我参军不是给别人当老婆的!”
那是个枪炮声不绝于耳的年代,许多人的命运都在战火中悄然改变。说来也怪,一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居然会在一群女兵面前手足无措,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啼笑皆非。
不过,贺老总是个细心人,他注意到自己手下的爱将王尚荣已经24岁了,整日里不是在前线指挥打仗,就是在后方研究战况,连恋爱都没谈过。他知道,这怎么行?战场上勇猛无比的将军,老大不小了,也该有个知心人了。
实际上,王尚荣也不是一般人。这个年纪轻轻就参加了红军的湖北汉子,经历过湘鄂西苏区的反“围剿”,走完了长征这段艰难的路程,可以说,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他像下山猛虎一样威风凛凛,但说起和女同志相处,简直比摸石头过河还要心慌。
有一天,贺老总找来了个别部门的人,声称自己有名手下,可如今还暂未婚配,让他很是头疼,随后,他又表示,你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看大家七嘴八舌地“点鸳鸯谱”,可都说不到他的心坎去,最后,他直抒胸臆道“女兵排排长黄克,我看着就挺不错的。”
紧接着,贺老总更是笑着说,“王尚荣那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就是缺个内当家的。”说这话时,他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长辈般的慈爱。
可这事不能直接来,再者说,王尚荣的性子摆在那里,让他上战场没问题,让他去和女同志相亲?那可谓是步步惊心。最后大家想了个主意——以“视察女兵排”的名义让两人见面,这样既自然,又能把事情办了。
最后,这个通知的义务就落在了苏振华身上,毕竟,老领导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可要怎么开口呢?
苏振华思来想去,便根据组织的指示,就编排了个“领导视察”的理由,他说这话时故意板着脸,生怕露出马脚,可黄克哪里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这位从抗大毕业的女排长,立即组织女兵们练习队列,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首长检查。
那天早上,王尚荣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把唯一一身新军装给穿上了。他对着水缸照了又照,虽说自己平日里并不在乎形象,可在女兵面前露脸,倒也不能失了分寸。走进女兵营区时,他的脚步明显比平时慢了好多,连警卫员都看出了异常:“首长,您这是不舒服?”
“没...没事。”王尚荣支吾着,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当王尚荣出现在女兵排面前时,他板着脸,目光直直地盯着前面,愣是没敢看黄克一眼。女兵们挺胸抬头站得笔直,王尚荣从左走到右,又从右走到左,转了好几圈。这下可把女兵们搞糊涂了,怎么回事?这次的视察竟这么长时间?
后来黄克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女兵们都反应过来后,还因此笑得前仰后合:“哎呀,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黄克听闻,顿时脸红得像秋天的柿子,心里又羞又恼,而因为此事,让她对王尚荣的印象也跟着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苏振华知道后,眼看着事情办砸了,急得团团转。可当他找黄克谈话时,黄克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首长,我来当兵是为了打鬼子,可不是来找对象的!”这话传到王尚荣耳朵里,他也更加不好意思了,那段时间一个人总是独来独往,生怕被人笑话。
然而,正当大家都觉得这事要黄了的时候,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使了个妙招——把黄克调到独1旅政治部工作。也正因这一手“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两个年轻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
渐渐地,黄克发现了王尚荣身上的闪光点:他平时不苟言笑,可对战士们却特别关心;打仗时沉着冷静,生活中谦虚谨慎。
岁月如流水般过去,两颗心也越走越近。当贺老总收到两人的结婚报告时,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这小子总算开窍了!”他捋着胡子笑道,“咱们的革命队伍又要添新人了。”
最终,这对战场上的将军和指挥女兵的排长,在战争的缝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遇到一个相知相守的人,该有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