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治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4-10 03:43:36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使得骨骼变得脆弱,易发生骨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椎体骨折可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甚至引起慢性疼痛和脊柱畸形,影响心肺功能。髋部骨折后,患者会因此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

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含100—120毫克钙,建议老年人每天饮用300—500毫升。豆制品、海产品(如鱼虾、海带)、坚果等也是良好的钙源。适当晒太阳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为宜。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能增强骨骼强度,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动作,防止摔倒骨折。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影响骨代谢,加速骨质流失。同时,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它们可能干扰钙的吸收。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一般每年1次。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骨质变化,以便采取干预措施。若有家族骨质疏松史、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高危因素,更要重视检查。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这是基础治疗药物。钙剂补充日常流失的钙量,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常见钙剂有碳酸钙、枸橼酸钙等,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维生素D可选用普通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吸收;降钙素类,可缓解骨痛,增加骨量;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降低骨折风险。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其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康复治疗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通过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同时,对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此外,还可以结合物理疗法,如超声波治疗、电刺激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此外,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与肝肾亏虚等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如服用补肾壮骨的中药方剂;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骨骼营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