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台湾《联合报》4月9日发表题为《朝贡团若上谈判桌,别让特朗普分拆了台湾》社论。社论指出,来当局的“零关税”填不满美国无底洞。
文章表示,赖清德宣布要和美国从“零关税”开始谈判,并组队“投资美国”。白宫证实台湾已联系美方交涉;绿营甚至力荐,由蔡英文或萧美琴作为代表前往谈判。从股灾开始,到关厂倒闭、无薪假、裁员失业,这些问题将接踵而至。台代表团上了谈判桌,真的不会把台核心利益拱手让人吗?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质疑,台积电加码投资美国约3万亿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本网注),却换来32%的高关税,台湾还有何筹码和特朗普谈判?严格说来,赖清德派出的团队的任务是“纳贡”,而非谈判。他的五大策略再次出现“谈判前奉送筹码”的荒谬逻辑,明明主张争取零关税,却先承诺扩大对美投资,所有产业都可加码投资美国。底牌都亮光了,还能用什么条件争取“零关税”?
特朗普欢迎各国来谈,但强调要“付很多钱”。特朗普的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说,“别想降关税就了事”,直言“非关税欺骗”才是问题所在。赖清德要求降税,须先搞清楚,美国认为台湾的“欺骗方式”是什么。否则,白白牺牲自己的产业献上“零关税”,搞垮台湾经济,仍填不满特朗普的无底洞。
国际间诸多分析指出,“付很多钱”可用各种方式收取,未必是采购。台湾对美巨额顺差主要来自半导体及资通产业的出口,这些无法靠采购武器、农畜产品和天然气抵账。
台积电承诺赴美投资1000亿美元(3万亿元新台币),丝毫未能满足特朗普的欲望,反而升高了他搜刮台湾的企图。特朗普在记者会继续数落:“台湾夺走我们所有计算机芯片及半导体。”其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受访时透露,关税政策尚未纳入半导体,特朗普仍在思考美国如何夺回芯片制造主导地位。卢特尼克说:“美国无法拥有全球的产业链,但出于国安考虑,必须在某些关键领域增加本土生产的比重。”他以苹果手机为例,“为何手机非得在台湾或中国制造?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在美国生产?特朗普说这些东西以后要在美国制造”。
由此可见,特朗普除了看重台湾半导体产业,还看重自动化的资通产业。
换言之,特朗普并不急着和赖清德谈判,因为关税大刀已取得成果。赖清德该担心的反而是高关税对台湾产业结构与经济成长的伤害。可叹的是,他还没谈判就自掀底牌。
文章总结道,特朗普正借由关税战“分拆”台湾,恶化产业结构。可怕的是,赖清德却一心一意想要满足特朗普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