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马慜)“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是宁波银行一直以来的定位。过去的一年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宁波银行的经营策略迎来了检验。
4月9日,宁波银行如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宁波银行2024年的营收增速超过了上一年度,但是净利润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
展望2025年,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当前,银行业正处于大分化、大变革的关键节点,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分化,我们始终坚信,唯有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长期主义锚定价值创造,方能行稳致远。”
净息差收窄至1.86%
利息净收入是银行营收的“第一支柱”。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市场利率下行、存量按揭调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
不过,宁波银行和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困难是相似的,该行用于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净息差收窄至1.8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宁波银行对此解释道,一方面,该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客户综合经营,持续加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创新,由传统的单一金融服务向组合式、场景化金融服务升级,实现经营效能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另一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精准获取客户画像,提高场景化获客能力和结算性存款占比,并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提升负债质量,使得利息净收入在息差收窄的情况下实现稳健增长。
不过,在A股上市银行中,宁波银行的净息差尚处于中上游水平,净息差降幅较小,已出现企稳态势。
宁波银行表示,净息差下行幅度小于存贷利差的下行幅度,主要得益于存贷款规模实现较好增长。但是该行也预计,2025年净利息收益率将继续承压。
再来看收入的“第二支柱”——宁波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同比下降9.8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7.97%。
非利息收入下降,主要是市场波动导致手续费收入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降。其中,代表中间收入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55亿元,同比下降19.28%,是因代理类业务受到市场波动影响有所下滑;实现投资收益137.06亿元,同比增长4.73%。
对此,宁波银行表示,2025年将积极寻求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
个人业务利润总额下降30%
2024年,宁波银行总资产迈上三万亿元大关,规模增长保持较快增速。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31252.32亿元,比年初增长15.25%;客户存款18363.45亿元,比年初增长17.24%;贷款及垫款14760.63亿元,比年初增长17.83%。
具体来看贷款结构,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8226.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0%。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5577.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6%。对公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1.91%,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19.97%。
然而“以量补价”的逻辑在个人业务上未能明显见效,个人贷款的规模增长并没有带来丰厚的收益,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5.76%,同比下降58个基点,降幅远大于对公贷款。
这也使得宁波银行2024年个人业务营业收入209.63亿元、利润总额33.7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22%、30%。
资产质量保持业内较好水平
拨备覆盖率对利润的调节作用不可小觑。过去,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在2022年末一度高达500%以上,已连续两年下调拨备覆盖率,截至2024年末的拨备覆盖率为389.35%,较上年末下降71.69个百分点。
基于“经营银行就是在经营风险”的理念,宁波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业内较好水平,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持平,在截至目前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最低。
宁波银行表示,不良率始终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确保公司能够专业专注于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宁波银行的资本管理也有了更高要求,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
基于良好的业绩表现,宁波银行进行了“大手笔”分红。根据宁波银行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59.43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22.77%,为近三年来最高。